期刊文献+

论新理学美学思想的生成背景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理学美学思想是冯友兰在其哲学思考过程中有意或无意流露出来的,在性质上属于哲学美学。中西文化冲突、民族危机、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是新理学美学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对西方分析哲学和新实在论哲学的借鉴吸收、对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程朱理学)的扬弃这二者构成了新理学美学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冯友兰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和性情则促成了新理学美学思想的直接萌生。
作者 董龙昌
出处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73-77,91,共6页 Journal of Aba Teachers Colle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梁启超 张君劢 丁文江.人生观与科学[A].张君劢,丁文江.科学与人生观[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 2唐钺.一个痴人的说梦[A].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G].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270,271,272.
  • 3郑家栋.冯友兰与近代以来的哲学变革--新理学的基本精神及其限制[A].陈岱孙等.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48.
  • 4[美]霍尔特等著,伍仁益译.新实在论--哲学研究合作论文集[G].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162,28.
  • 5[日]吾妻重二.新理学的形成--冯友兰和新实在论[A].陈岱孙等.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33-257.
  • 6[奥]路·维特根什坦著,张申府译.名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88.
  • 7任继愈.冯友兰学记·序[A].单纯、旷昕主编.解读冯友兰(学人纪念卷)[G].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21.
  • 8宗璞.九十华诞会[A].郑家栋、陈鹏选编.追忆冯友兰[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26.
  • 9宗璞.三松堂断忆[J].读书,1991,0(12):14-19. 被引量:4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