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应用的重要载体,其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而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如何更好地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已成为地方高校和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针对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问题进行剖析,然后提出进一步推进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措施。
作者
廖康礼
蒋翠
机构地区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73,共2页
Productivity Research
基金
江西省社会规划重点课题(09ZD080)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经济发展
服务
分类号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吴淑芳 田伏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考.会计之友,:32-33.
2
官瑞娜,李峰.
关于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探讨[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2):60-61.
被引量:15
3
胡慧 龙栋炜.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研究.青年科学,:12-13.
4
文卫.
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思考[J]
.金融与经济,2009(7):85-87.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义遒.
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2):1-5.
被引量:77
2
杨建明,崔雪冬.
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2):104-107.
被引量:17
3
单佳平.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推进校地合作的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2):54-56.
被引量:27
4
张婕.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政策取向——对全国111所地方高校校长的问卷调查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81-83.
被引量:36
5
杨科正.
地方普通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培育[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6):68-70.
被引量:9
6
柳和生,程肇基.
地市高校学科建设要服务于地方经济[J]
.教育学术月刊,2008(6):57-59.
被引量:5
7
王保星.
威斯康星观念的诞生及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1):50-54.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20
1
伊玉凤,邵方新.
浅谈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J]
.现代商业,2010(18):280-280.
2
张文平.
中国-东盟自贸区视角下广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23(4):28-30.
被引量:2
3
周晚春.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科学研究模式[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31(3):138-139.
被引量:3
4
贾晓梨,王凯.
推动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途径和方式[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1):9-10.
被引量:12
5
陈海利,邹树梁,王莉芬.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2):149-151.
被引量:31
6
王亦斌,庞永师,于茜薇,谢壁林.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现状与发展[J]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55-158.
被引量:3
7
李跃军.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反哺”教学的模式与优化路径[J]
.台州学院学报,2013,35(2):63-66.
被引量:2
8
武中捷.
中专图书馆服务地方的问题与对策[J]
.晋图学刊,2014(3):47-49.
9
林守珠,邓雪.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福建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发展研究,2014,31(8):79-83.
被引量:3
10
周建国,费学宁.
增强我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J]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20(4):293-29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5
1
罗明誉.
新时代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的案例、经验及未来——基于浙江省27所乡村振兴学院(校)的调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7(3):46-53.
被引量:8
2
彭鹏,候佳萌.
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对策研究[J]
.经济纵横,2021(12):123-128.
被引量:51
3
曹勇.
论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8(6):107-108.
被引量:4
4
潘懋元,吴玫.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7(1):1-5.
被引量:83
5
高翔.
“三农”解困:高校在行动专题报道之二 西北农林科大:农田里的“专家大院”[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5):64-65.
被引量:3
6
龙斌.
浅析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3):13-14.
被引量:7
7
张婕.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政策取向——对全国111所地方高校校长的问卷调查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81-83.
被引量:3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2)[EB/OL].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9
苏州教育局.2011年教育统计[EB/OL].(2012-03-26).http://www.szedu.com/zfxxgk一10755,jyIj一10994/201303/t20130328-215824.shtml.
10
农民日报一中国农业新闻网.福建新型职业农民大专班学费全免[EB/OL].[2013-10-05].http://www.farmer.eom.ca./xwpd/dfny/201304/t20130413--830440.htm.
引证文献
8
1
车玲洁.
创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现状、问题及对策[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6):67-70.
被引量:1
2
马娟.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2011(88):206-207.
被引量:2
3
曾鹏,汪燕.
整合高校法律教育资源 促进地方法治文明建设——以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为背景[J]
.三峡论坛,2012(3):104-107.
4
陈蓓蕾,童举希.
地方高校援助职业农民培育思路与对策——以苏州为例[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27(6):11-15.
5
宋嘉莉,黄慧敏,刘冰霜,游伟民,朱阳祝.
高校对当地城市发展的影响[J]
.内江科技,2019,40(1):123-125.
被引量:1
6
刘好.
高校设立异地校区的合理性分析——基于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
.当代经济,2020,37(5):126-128.
被引量:1
7
吴朝霞.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4(4):1-3.
8
刘姬冰,王东明.
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策略研究[J]
.环球人文地理,2014(11X):246-247.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艾李丽.
谈如何协调好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J]
.东方企业文化,2013(20):260-260.
2
陈琳.
高校的聚集与布局对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影响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20,0(2):116-117.
3
田凤,姜宇佳.
高校异地办学的利弊分析及其分类治理[J]
.教育发展研究,2022,42(5):9-14.
被引量:13
4
陆红飞,经松,刘梅,甄博,刘松.
江苏高校师生党员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培训体系构建[J]
.智慧农业导刊,2024,4(23):17-21.
5
潘远才.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西部民族地区中的探讨[J]
.经贸实践,2015(14).
1
刘红,唐青玉.
高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基于中国梦的思考[J]
.价值工程,2016,35(7):1-3.
被引量:1
2
陈建勇,刘朝马.
关于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中求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
.纺织教育,2010,25(3):1-3.
被引量:1
3
朱福胜,王郢,.
积极开发地方课程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3):95-97.
4
王淑文,陈筑.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应注意问题刍议[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8(8):73-75.
被引量:1
5
辛永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与研究[J]
.祖国(建设版),2013(3):240-240.
6
汤宇.
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问题的探讨[J]
.消费电子,2012(12X):65-65.
7
王小虎.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应用[J]
.科学时代,2011(11):267-268.
8
韩腾霄,王艳.
卖施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应注意问题[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1):50-50.
9
康建利.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探析[J]
.科教文汇,2007(12S):123-123.
被引量:2
10
孙蓉.
“十二五”时期青海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J]
.青海统计,2016,0(4):34-38.
生产力研究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