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职业医学》
CAS
1999年第5期63-64,共2页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
同被引文献12
-
1胡富荣.《有毒作业分级》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4,12(2):27-27. 被引量:1
-
2涂忆江,赵华,魏绪林.有毒作业分级的调查与探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3,19(3):156-158. 被引量:2
-
3施汉彰.联合接触毒物的作业分级方法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3,20(2):111-113. 被引量:2
-
4吴世达,高金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有毒物质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探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21(6):453-455. 被引量:11
-
5涂忆江,赵华,魏绪林.《有毒作业分级》标准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3,8(2):89-90. 被引量:1
-
6蔡希智.毒物联合作用职业危害分级方法的探讨[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4,14(6):45-47. 被引量:1
-
7李梦燕,于乾文,王宗刚,金汉杰,刘积善,于秀兰,李玉杰.有毒作业分级的调查与讨论[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5,21(4):223-224. 被引量:2
-
8胡小炜,姚耿东,张美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23(4):303-304. 被引量:23
-
9刘武忠,秦景香,周敏.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探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24(3):153-154. 被引量:22
-
10张生多,张蓓君.有毒作业分级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劳动保护技术,1996(6):24-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
-
1王焕强,张敏,李涛.高危职业危害监测内涵及预警系统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4):135-139. 被引量:7
-
2吴家兵.有毒作业分级评价模板的设计与应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9,35(1):59-60. 被引量:1
-
3王善文,刘功智,任智刚,何川.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有毒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指标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176-180. 被引量:9
-
4寿卫国.国内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6):588-590. 被引量:12
-
5李靖,周艳,李宗坤.改进有毒作业分级方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2):51-54.
-
6李靖,周艳,陈全.工业企业有毒作业分级方法的探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0,36(3):188-190. 被引量:4
-
7徐健英,俞璐刚.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及其应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3,39(1):56-59. 被引量:11
-
1黄敏,周志俊.《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修订的思考[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25(1):97-99. 被引量:7
-
2张鹏,徐秦儿,张传会.对《有毒作业分级》在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24(1):31-32. 被引量:1
-
3汤利民,徐元浩,张肇平,陈桂贻,许莲英.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3,3(2):90-92.
-
4周祥凤.毛细管柱在车间空气监测中的应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6,14(2):40-41.
-
5陈砚朦.气相色谱法在车间空气监测中的应用进展[J].职业医学,1998,25(3):50-51.
-
6李翠波,高元海,张传云,王龙义,夏猛,孔庆莉.关于车间空气监测检验质量保证(续)[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9,17(2):106-108.
-
7卢启冰.气相色谱在车间空气监测中的应用[J].职业医学,1996,23(3):58-59.
-
8贾和祥,薛振宇,付春锋.萧山区餐饮业2007-2009年冷菜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5):379-380.
-
9陈安之.有毒作业分级的质量保证[J].劳动保护,1992(9):38-40.
-
10张佐英.深圳市罗湖区有毒作业危害分级调查[J].广东卫生防疫,1998,24(3):58-5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