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内涵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教师的主体、教学对象的主体、管理者的主体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内涵。明确这种主体的内涵,有利于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灌输"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对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有现实意义。
作者
卿臻
机构地区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广西教育》
2011年第6期67-69,共3页
基金
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立项项目(2008W005)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主体内涵研究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325.
2
程肇基,任映红.
主体性教学新模式在“两课”教学中的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9):121-122.
被引量:13
3
陈克娥.
谈主体性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4):85-87.
被引量:3
4
李春立,陈彦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1):182-18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淑春,雷小生.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策略探析——兼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2):63-66.
被引量:5
3
[3]黄葳.主体性教育论[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4
李锦峰.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法的信仰教育[J]
.思想教育研究,2008(4):52-54.
被引量:4
5
王圣宠.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进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08(13):21-21.
被引量:2
6
朴桂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施五项综合考评法的探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2):74-75.
被引量:6
7
郑彩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的再思考[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3):134-138.
被引量:8
8
刘正峰,许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构突破与缺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再版修改建议[J]
.理论界,2008(10):71-72.
被引量:3
9
张天宝.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
.教育研究,2000,21(8):13-18.
被引量:133
10
陈碧莲.
“两课”教学改革思考[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1,21(2):23-2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3
1
陈胜利.
主体性参与教学模式的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33-134.
被引量:6
2
唐智.
浅析思政课课堂若干“度”的掌控[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136-137.
被引量:1
3
熊太峰.
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探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S3):70-72.
被引量:2
4
吴定初,吴小叶.
知识“另一半”的失落及其教学叙事解读[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5(4):13-16.
被引量:5
5
陈娟.
个性和谐与教育交往[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3):28-30.
被引量:1
6
王年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德育信息传递手段[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5):184-186.
7
刘素杰,盖海萍.
把主体性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3(4):46-48.
被引量:7
8
官爱兰.
反思理论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分析[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1):68-70.
被引量:2
9
林巧健.
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43-145.
被引量:1
10
陈开梅.
以人为本的思政课教学体会[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80-83.
被引量:4
1
梁建明.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略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3(12):24-25.
被引量:2
2
娄丹丹.
合作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
.科教文汇,2011(20):77-79.
3
牟锡善.
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J]
.才智,2010,0(33):221-221.
4
张长泉.
运用体验式教学,提高高中物理教学实效[J]
.教育界(综合教育),2015(8):31-31.
5
赵淑娟.
谈意境在初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语文教学之友,2014,0(7):9-9.
6
石培军,夏新亚.
构建具有“深度学习”特征的地理课堂教学[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13):36-38.
被引量:6
7
杜为成.
地理教学应注重激发兴趣培养能力[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8(7):41-42.
8
张月华.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社课中的渗透[J]
.吉林教育(综合),2017,0(1):81-81.
9
蒙青.
立足学生主体 激活农村初中英语课堂[J]
.中学教学参考,2015(31):55-55.
10
林亚彪.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
.中文信息,2013(9):80-81.
广西教育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