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孔孟式儒家教育到书院教育的三个转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教育虽然为中华灿烂的古代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比如儒家教育目的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家族性、教育内容彰显出空疏僵化且不切实际的流弊、教育方法表征出以教师为中心的独白之偏狭。书院教育形式的出现,对孔孟式儒家教育的缺憾起到了一定的补正作用,并以自身独特的方式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将孔孟式儒家教育从追求个人成仁成圣的狭小空间引向了对常存天地间之"理"的追索;二是将以往注重诵经的枯燥教育内容扩展到对义理与知性的学习与感悟;三是给古代僵化的师徒式教授方法增添了充满活力的"辩难"风气。
作者 赵万峰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3,共5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C88008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 2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3张景臣.唐代科举铨选考试方法与评价标准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08,16(5):158-160. 被引量:3
  • 4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 5马廷峦.庐山白鹿洞书院兴复记[A].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 6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 7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二级参考文献7

  • 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2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 3杜佑.通典[M].长沙:岳麓书社,1995..
  • 4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
  • 5李林甫,等.大唐六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 6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 7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