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机遇 迎接挑战 开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被引量:14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2期2-6,共5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参考文献5
1 刘保东,王志宏.朝鲜蛾眉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J] .植物学通报,1995,12(1):49-51. 被引量:9
2 包文美 敖志文 等.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Ⅰ.水龙骨科[J].植物研究,1985,5(4).
3 包文美 敖志文 刘保东.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Ⅴ 球子蕨科[J].植物研究,1988,8(3):193-208.
4 陆树刚 林尤兴.中国植物志(第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石雷.中国产瘤蕨属植物的孢子形态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J] .植物研究,2002,22(4):428-43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24
1 刘保东,张大维,包文美,敖志文.卷柏科11种雌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J] .植物研究,1993,13(3):250-256. 被引量:13
2 [1]Tu V G. Conspectus families of the Polypodiaceae Bercht. et J.Presl of Vietnamese F1.in Novosti. Sist. Vyssh. Rast, 1981, 18:5~50
3 [2]Jarrett F M. Index Filicum supplementum. quantum pro aniss ,1961~1975
4 [3]Hennipman,E.P et al . Polypodiaceae. In:K kubitzki.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 Vol:1:Pteriophytes and Gymnosperms.Berlin:Springer Verlag,1990,203~230
5 [4]Ching R C. The studies of Chinese ferns X. Bull Fan Mem Inst Biol,1933,4:293~354
6 [5]Tardieu-Blot M L,C.Christensen.Polypodioidees in Lecomte H.Florae Generale L'Indo-Chine,1941,7(2):446~538
7 [6]傅书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8 [7]Jacobsen W B G.The ferns and fern allies of Southern Africa.Butterworths,Durban,Pretoria,1983
9 [8]Tagana M,K Iwatsuki.Pteridophytes.Polypodiaceae.in:T Smitinand, K Larsen.Flora of Thailand.Bangkok:Chytima Press,1989,3,4:486-580.
10 [9]Bosman m T M. A monograph of the fern genus Microsorum (Polypodiaceae),including An attempt towards a reconstruction of phylogenetic histry of the microsoroids.Rijksherbarium/Hortus Botanicus,Leiden,1991
共引文献20
1 邢怡,党安志,刘保东.黑龙江产十种蕨类植物孢子囊和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J] .植物研究,2004,24(4):413-416. 被引量:14
2 徐艳,石雷,刘燕,李东.白玉凤尾蕨孢子繁殖技术的研究[J] .园艺学报,2005,32(4):658-662. 被引量:31
3 黄庆阳,肖自添,常缨.香鳞毛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J] .植物研究,2006,26(3):266-269. 被引量:9
4 张碧波,常艳芬,陆树刚.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区系地理研究[J] .广西植物,2006,26(3):268-272.
5 王晓楠,刘保东,石雷.东方荚果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24(4):310-315. 被引量:8
6 戴锡玲,曹建国,张莹,朱娟.单叶双盖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J] .植物研究,2007,27(2):151-153. 被引量:8
7 谢桂琴,王玥,赵金博,刘保东.毛蕨属三种植物配子体发育的比较观察[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24(2):91-96. 被引量:3
8 孟宪利,李勇,刘保东.叉蕨科4属5种植物配子体的发育模式及其系统学意义[J] .植物学通报,2008,25(3):298-306. 被引量:5
9 戴锡玲,王全喜,李新国.瓦韦的“胎生现象”[J] .生物学通报,2009,44(10):18-19. 被引量:1
10 崔希庆,黄庆阳,常缨.疏羽香鳞毛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10):55-59.
同被引文献32
1 管培俊.面向21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展望[J] .教育研究,1998,19(9):34-41. 被引量:25
2 曾绍元.新中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五十年与展望[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5):17-24. 被引量:34
3 何恩钦、宿富连、陈兴道.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
4 李建平.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向何处去.中国教育报,2000-4-4.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3.
6 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1999-08-16..
7 教育部.“关于新时期高等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教人,1999,10:4-6.
8 胡深.素质论[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8
9 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文件和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 徐宏.教育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14
1 高晓英,王耀强,陈士体,王雁.发挥优势 把握核心 加强教师学科梯队建设[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7-50. 被引量:1
2 范笑仙.当前教师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10):55-58. 被引量:5
3 叶延平.当前高校师资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85-87.
4 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结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5,41(6):78-81. 被引量:9
5 邢方敏,刘泳平.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初期的心理问题探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12):23-25. 被引量:7
6 闫琛.浅谈普通高校人才流失及应对措施[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24-24. 被引量:2
7 梁波.试论高职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J] .科技信息,2010(07X):124-124. 被引量:2
8 王晖,曾起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林业人才培养[J] .林业经济问题,2000,20(2):124-126. 被引量:2
9 吴淑媛.造就高素质的高职高专教师队伍[J]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7(4):25-27.
10 戴碧露.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状况与对策——从行为科学理论角度所作的探讨[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1):29-3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7
1 黄华.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需求特点与对策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S1):83-84. 被引量:2
2 李金泉,续维国.内蒙古农业大学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的办学实践(二)[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5. 被引量:2
3 何振红.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有利因素多[J] .金融博览,2002(11):18-19.
4 李集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8):111-114. 被引量:4
5 刘尧.构建我国高校教师良性流动机制[J] .大学教育科学,2006(2):34-37. 被引量:7
6 胡春梅,姜燕华.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8(3):51-54. 被引量:58
7 毕恩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J] .当代教育科学,2006(12):20-22. 被引量:15
8 曹霞.论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55-56. 被引量:9
9 杨燕.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其调控策略[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8X):187-188. 被引量:4
10 卢志芳,赵小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辩证思考[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73-76. 被引量:8
1 刘毅,李著华,刘文胜.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 .中医教育,2000,19(1):20-22. 被引量:10
2 李萍.面向21世纪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 .经济师,2003(4):114-115.
3 廖爱春.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素质教育[J] .特区经济,2000(7):53-54.
4 曾绍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认识[J] .中国高教研究,1998(3):55-56. 被引量:2
5 优化教育投入,加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 .上海交大高教研究,1997(2):19-24.
6 吕少蓬.论素质教育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 .高等理科教育,2000(5):64-66.
7 邱丽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高教,2007(1):123-125. 被引量:31
8 刘立浩.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校校合作原则[J] .中国民族教育,2000(1):20-2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