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汤剂后下药物的分类及煎煮方法探讨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药汤剂是由1种或多种中药混合加水,经过煎煮后去渣取汁而成的液体制剂,是中医药史上应用最早的剂型。在临床应用中,有些中药汤剂要求用特殊的煎药方法制备,包括合煎、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后下药大都质轻,含有挥发性成分,有效成分在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宜久煎,因此需后下,
作者
张佩英
机构地区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50-151,共2页
World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药汤剂
后下药
煎煮方法
分类号
R283.66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1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9
参考文献
1
1
李学林,唐进法,孟祥乐.
应用电煎药机煎煮后下药物的方法[J]
.中医研究,2008,21(5):20-2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2
1
李学林,李文雅.
中药后下药物的分类及其煎煮方法[J]
.中医研究,2010,23(1):16-17.
被引量:9
2
张新友.
“爽咽利喉合剂”的制备及300例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2010,29(19):85-85.
被引量:1
3
张佩英.
中药汤剂后下药物的分类及煎煮方法探讨[J]
.河南中医,2010,30(9):928-929.
被引量:2
4
张洪玮,孙志海.
现代中药汤剂煎煮方法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4):25-25.
被引量:2
5
朱桂花,张友林.
《伤寒杂病论》方药中特殊煎药方法[J]
.中医研究,2012,25(1):71-72.
6
束雅春,秦昆明,蔡皓,刘晓,殷放宙,张金柱,蔡宝昌.
正交试验优选银翘散最佳传统煎煮工艺[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651-2655.
被引量:21
7
徐进荣,王友花.
浅析中药的煎煮方法[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8):582-582.
被引量:1
8
束雅春,秦昆明,陈亚军,朱萱萱,蔡皓,陆兔林,李嬛,蔡宝昌.
不同煎煮方式对银翘散汤剂抗炎解热作用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5):1413-1418.
被引量:18
9
蒋斌,张星海,唐樑,沈夕坤,李梅珍,黄程,朱晓燕,王玳珠,蔡宝昌.
正交试验优选黄连解毒汤的机器煎煮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3):32-35.
被引量:16
10
邓德英,贾利利,李雅.
中药汤剂煎煮技术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0):143-14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10
1
杨荫文,赵锦,刘普查,魏引平,赵海峰.
白豆蔻制汤剂的方法研究[J]
.陕西中医,2008,29(2):223-224.
被引量:12
2
郑玺.
如何正确煎煮中药[J]
.医药与保健,2008(12):18-18.
被引量:5
3
林丽珊,蔡文秀,许云禄.
徐长卿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5):40-42.
被引量:17
4
穆惠慈,章仲懿,夏勤.
不同煎煮方法对六味地黄汤中丹皮酚含量的影响[J]
.中国药业,1997,6(8):16-17.
被引量:2
5
刘洪斌,郭世铎,李东华,王倩,杨秀竹,薛小平.
白及丹参溶胶局部涂抹结合大承气汤灌胃防治大鼠腹腔粘连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4,10(4):293-296.
被引量:5
6
韩静,唐星,巴德纯.
降香挥发油的理化性质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4,22(7):1292-1294.
被引量:20
7
林永秀,宋淑华.
大黄煎煮时间对药理作用的影响[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4(4):341-341.
被引量:9
8
梅全喜.
中药先煎问题的实验探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9,9(10):465-466.
被引量:12
9
董玲婉.
对沉香煎服法的几点看法[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5):43-43.
被引量:2
10
赵海峰,贺少堂,杨荣利,冯改利,薛泉,边静.
煎煮方法对砂仁、豆蔻挥发油煎出率的影响[J]
.陕西中医,1996,17(10):472-47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董燕.
不同煎煮方法对六味地黄汤浸出物及主成分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13,34(4):469-470.
被引量:3
2
张家成,刘峰,张岩,章军,穆兰澄,郭允,彭智平,焦拥政,仝小林.
煎药机煎煮加水量与时间对旋覆代赭汤5种有效成分溶出量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5):457-460.
被引量:7
3
佟冬.
谈谈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J]
.中外女性健康,2014,0(04X):22-22.
4
孙玉雯,刘起华,陈弘东,刘凤麟,王菲,仝小林.
10种中药饮片及其煮散的煎煮效果比较研究[J]
.中国药房,2016,27(13):1825-1828.
被引量:13
5
聂安政,高梅梅,朱春胜,张冰.
中药特殊煎法的探讨与思考(二):后下[J]
.中草药,2018,49(13):3153-3161.
被引量:32
6
刘月,罗云,谭婷,廖正根,杨明.
《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J]
.中草药,2020,51(24):6405-6413.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高乐,杨梦婷,冯玉,田伟,王鑫国,牛丽颖.
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研究[J]
.中药材,2022,45(5):1161-1167.
被引量:2
2
林婕,张昊枫,吴宇,王园.
7192张含豆蔻类中药处方分析[J]
.中药与临床,2022,13(3):86-88.
3
张俊强.
现代自动煎药方法与传统煎煮方法的对比研究[J]
.光明中医,2020(5):792-794.
被引量:4
4
王永,王世华,安军永,王超,李向军.
金钱草煮散颗粒制备及煎煮工艺研究[J]
.中国药业,2016,25(18):47-50.
被引量:1
5
李睿,翟华强,田伟兰,张田,李丝雨,邓娟.
基于煎药机参数分析的中药煎煮规范化思考[J]
.山东中医杂志,2016,0(9):826-828.
被引量:13
6
陈士林,黄志海,丘小惠,莫结丽,张志杰,李西文.
中药精准煮散饮片[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9):1430-1440.
被引量:45
7
张立双,江丰,赵晨,熊可,吕玲,张伯礼.
中药汤剂煎煮法的文献调查分析[J]
.天津中医药,2017,34(6):422-428.
被引量:32
8
盛家峰.
不同煎药方法对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及药效的影响[J]
.临床医学,2017,37(8):119-120.
被引量:10
9
王永,王猛,李向军.
独一味煮散颗粒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药业,2018,27(1):24-27.
被引量:4
10
金玲.
中药饮片切制规格对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3):28-30.
被引量:16
1
孟秀萍.
传统汤剂后下药物的煎煮法[J]
.实践医学杂志,1997,10(1):39-39.
2
李学林,唐进法,孟祥乐.
应用电煎药机煎煮后下药物的方法[J]
.中医研究,2008,21(5):20-20.
被引量:13
3
张佩英.
中药汤剂后下药物的分类及煎煮方法探讨[J]
.河南中医,2010,30(9):928-929.
被引量:2
4
李士勇.
中药汤剂中先煎后下药物现状调查分析[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3(5):31-32.
5
哮喘食疗方[J]
.农民文摘,2008,0(10):45-45.
6
李学林,李文雅.
中药后下药物的分类及其煎煮方法[J]
.中医研究,2010,23(1):16-17.
被引量:9
7
中医药史里程碑《中华本草》巨著编纂成功[J]
.中成药,2008,30(11):1578-1578.
8
李茂林.
505神功元气袋永葆神来之气[J]
.世界中医药,2008,3(2):127-127.
被引量:1
9
陈涛.
蝉蜕用于内科杂病琐谈[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5,19(2):46-47.
10
杨清高,刘绍能.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应用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2,32(3):293-294.
被引量:8
世界中医药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