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宋词传承看元杂剧音乐——兼述民族音乐发展的“三起三伏”与明代文艺复兴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宋词调到元杂剧等曲牌的统计与比较,述说了元杂剧的辉煌主要在文学方面,其音乐的发展,比起它的前朝与后世都是逊色的。并勾画了民族音乐发展的"三起三伏":春秋战国为"一起",秦为"一伏";汉、唐、宋为"二起",元进入"二伏";明为"三起",并在16世纪兴起了我国的文艺复兴,可惜17世纪中叶进入"三伏";20世纪后半叶才再次进入大发展时期。
作者
刘正维
机构地区
武汉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58,共31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宋词
元曲
三起三伏
俗曲
梆子腔
楚调
文艺复兴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1
刘正维.
四度三音列--传统音乐的“染色体”[J]
.中国音乐,2009(1):93-99.
被引量:27
2
徐怀谦.
愧对朱载堉[J]
.美文(上半月),2006,0(12):66-67.
被引量:2
3
刘正维.
从音乐的遗传基因为皮黄腔寻宗探源[J]
.音乐研究,2004(2):43-57.
被引量:11
4
高景池樊步义记谱昆曲传统曲牌选[M].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1996.1057.
共引文献
35
1
刘正维.
明代“文艺复兴”中的民间音乐发展[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27(2):5-11.
被引量:7
2
李景玉,王新学.
甘肃小调在音乐形态上的地理分布研究[J]
.艺术百家,2008,24(5):199-203.
被引量:2
3
周绍明.
论长阳南曲的音乐文化[J]
.歌海,2010(1):31-33.
被引量:1
4
朱国伟.
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对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借鉴作用[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1):38-45.
被引量:10
5
杨明辉.
皮黄腔源流研究综述[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6):81-82.
被引量:2
6
苏毅苗.
云南石屏花腰彝民歌“阿哩”的田野调查与思考[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3):87-100.
被引量:7
7
向文.
湖北田歌旋律音调三声韵构成研究[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3):16-27.
被引量:1
8
孙晓辉.
多层重叠的活态音乐文化的整合研究——刘正维教授的音乐形态学研究评述[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3):168-177.
被引量:2
9
刘正维.
从“四径”析京剧皮黄腔[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1):17-27.
10
周玉娟.
黄冈民歌的文化背景及其艺术特色[J]
.音乐创作,2012(6):142-144.
同被引文献
83
1
郭德华.
略论戏曲音乐的戏曲性表现功能[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4(8):32-33.
被引量:2
2
黄翔鹏.
中国古代音乐歌舞伎乐时期的有关新材料、新问题[J]
.文艺研究,1999(4):97-111.
被引量:21
3
郑祖襄.
把“没有音乐的音乐史”变为有可听作品的音乐史——谈黄翔鹏的“曲调考证”及其学术价值[J]
.中国音乐学,1999(2):4-8.
被引量:13
4
刘正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戏曲分腔谈歌剧男腔创作[J]
.中国音乐,1995(2):32-34.
被引量:2
5
刘正维.
《夕阳箫鼓》的特殊曲式与发展手法[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4(3):20-25.
被引量:22
6
刘正维.
梁山调腔系论证[J]
.音乐研究,1983(1):51-76.
被引量:16
7
赵宋光.
音乐文化的分区多层构成描述——关于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步骤的若干建议[J]
.中国音乐学,1992(2):51-56.
被引量:26
8
《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1期至第4期总目录[J]
.中国音乐学,1991(4):140-142.
被引量:7
9
周敏.
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分期问题评述[J]
.中国音乐,1991(1):19-22.
被引量:5
10
刘正维.
论汉族调式的平衡原则[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4):1-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1
1
孙晓辉.
多层重叠的活态音乐文化的整合研究——刘正维教授的音乐形态学研究评述[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3):168-177.
被引量:2
2
蒲亨建.
另辟蹊径 独出机杼——刘正维教授《从宋词传承看元杂剧音乐》读后[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3):178-180.
被引量:2
3
刘正维.
戏曲音乐创作的三大发展阶段[J]
.戏曲艺术,2011,32(4):6-17.
被引量:6
4
蒲亨建.
刘正维“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三起三伏’”论述评[J]
.中国音乐,2012(1):140-141.
被引量:1
5
袁环.
论刘正维对中国戏曲音乐研究的贡献[J]
.中国音乐,2015(2):59-63.
被引量:3
6
朱国伟.
音乐史分期问题评述——兼谈中音史教学中分期介绍的必要[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34(4):88-92.
被引量:4
7
朱国伟.
周汉音乐分期问题评述[J]
.艺术探索,2019,33(1):90-95.
8
张军强,白静.
文化钳制视角下《西厢记》的禁止与传承[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4):36-38.
9
窦寰.
关于戏曲音乐在戏曲表现功能方面的探讨[J]
.艺术评鉴,2019,0(16):153-154.
10
孙婕.
多元文化视角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文化产业,2022(9):40-4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蒲亨建.
刘正维“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三起三伏’”论述评[J]
.中国音乐,2012(1):140-141.
被引量:1
2
王丽娟.
从流派和剧目角度对比吉、评两剧发展的得失[J]
.戏剧文学,2014(5):16-19.
被引量:2
3
王丽娟.
从流派和剧目角度对比吉、评两剧发展的得失[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59-60.
4
蔡际洲,许璐.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学术影响——为纪念建系30周年而作[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6(4):4-11.
被引量:2
5
朱国伟.
音乐史分期问题评述——兼谈中音史教学中分期介绍的必要[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34(4):88-92.
被引量:4
6
王哲昕,陈乃良.
对音乐史研究的回顾与音乐史历史分期解读[J]
.北方音乐,2017,37(24):3-3.
被引量:1
7
易柯宇.
高等教育中的活态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巴渝民歌引入高校声乐课堂为例[J]
.黄河之声,2017(24):14-15.
被引量:6
8
朱国伟.
周汉音乐分期问题评述[J]
.艺术探索,2019,33(1):90-95.
9
朱国伟.
黄翔鹏“断层”分期观之意义[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38(1):58-63.
10
王洋.
从文人、群众主导到专业组织驱动——中国戏曲音乐创作的主体嬗变及发展演进[J]
.大舞台,2021(2):82-85.
1
刘正维.
明代“文艺复兴”中的民间音乐发展[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27(2):5-11.
被引量:7
2
蒲亨建.
刘正维“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三起三伏’”论述评[J]
.中国音乐,2012(1):140-141.
被引量:1
3
徐荣坤.
释相和三调及相和五调[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1):3-8.
被引量:9
4
孔紫.
三伏(国画)[J]
.中国人才,2013,0(10X):80-80.
5
黄朋.
楚调自歌 不谬风雅——浅析陈洪绶的书法艺术[J]
.上海文博论丛,2008(4):36-39.
6
李岳.
谭门百年——一个相传七代的京剧家族[J]
.中国摄影,2007,0(1):100-104.
7
任本荣.
浅谈汉剧发展对汉绣文化的影响[J]
.武汉宣传,2013(14):35-35.
8
保护汉剧! 传承汉剧![J]
.世纪行,2006(11):20-20.
9
刘正维.
戏曲作曲理论、技术、技巧散见[J]
.戏曲艺术,2008,29(4):71-80.
被引量:2
10
之平.
舞姿潇洒度晚年[J]
.老人世界,2008(10):41-41.
中国音乐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