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善的道德原则对于戒律规范的优先性——论佛教伦理思想的精神实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佛教伦理以善作为道德理论的根基,用以戒律为主体的外在形式建构其整个伦理规范体系。人们在遵循戒律的道德践行中不断证悟自身善的本性,并以此作为一切行动的依据原则。佛教伦理主张,主体在进行道德行为选择时应从善的本性出发,而内在善对于外在规范的优先性正是其思想的精神实质。在具体的实践维度中,佛教伦理的适应融合与灵活变通进一步彰显出其思想学说的内在张力。
作者
稂荻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2,共3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佛教伦理
善
戒律
灵活性
分类号
B82-055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哈玛拉瓦·萨达提沙:《佛教伦理学》,姚治华、王晓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4l页.
2
《杂阿含经》卷二,《大正补修夭藏经》卷三十七,东京:大藏刊行会,1924-1935年,第272页.
3
契嵩:《孝论·终孝章》第十二,《大正补修大藏经》卷五十二,东京:大藏刊行会,1924-1935年,第662页.
同被引文献
6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5.
4
赵朴初.佛教知识答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
张舸.
论莫言《生死疲劳》中“六道轮回”的佛教思想[J]
.山花(下半月),2013(7):129-130.
被引量:2
6
林胜平.
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和信仰教育路径探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8):106-10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张文.
试论孔子的“仁”与佛教的“善”的道德观[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4):28-3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屈海龙.
雍乾时期明通榜小议[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8):118-120.
被引量:4
2
古亚宁.
汉武帝时期文治政府初建微探[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6):124-127.
被引量:1
3
惠兆阳.
知命与超越:存在心理学视域下的孔子天命观[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3):97-101.
1
吕鸿儒.
佛教伦理思想探析[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2(4):106-112.
被引量:2
2
戒法.
论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法音,2011(9):44-48.
3
史经鹏.
再论竺道生的佛教伦理思想——以“善不受报义”为中心[J]
.佛学研究,2013(1):253-261.
4
谭洁.
论弘一法师的佛教伦理思想[J]
.孝感学院学报,2012,32(4):80-85.
被引量:2
5
李露露,吴玉龙.
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与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0(1):10-13.
被引量:1
6
刘雄峰.
“孝为戒之先”:佛教伦理的现实升华——从圆悟克勤二回成都昭觉寺说起[J]
.中华文化论坛,2012(4):56-60.
7
王丹,梁贤英,许远理.
情绪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0(2):87-89.
被引量:1
8
林凯,周以杰.
当代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0):43-46.
被引量:1
9
张怀承.
简论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J]
.伦理学研究,2006(5):43-49.
被引量:7
10
段伟伟.
试论佛教伦理思想及其社会意义[J]
.魅力中国,2009(28):57-57.
社会科学辑刊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