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战时期,北平、上海沦陷区的部分文史掌故研究者写下了大量具有"怀旧"、"清谈"风格的历史随笔。他们以上海的文史杂志为中心,并呈现出南北沦陷区遥相呼应的态势,其出现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群研究者遗留下来的作品显示了文史掌故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暴露了他们逃避现实的心理和不敢就死的怯懦性格,而这正是他们最终走上附日道路的深层原因。对于这一群知识分子,我们应辩证地加以评价,既要肯定其作品价值,同时也应看到他们依附日伪政权之可悲。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8,共6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9BdLS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