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五体饮证治初探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水饮之邪变动不居,随气机升降,流溢各处,波及脏腑,无处不在。饮证是体内津液布化失常,过量的水液蓄积停留于机体某些部位,不得输化而所致一类病证的总称。五体饮是根据饮邪所侵袭的不同部位,将饮证由浅至深的顺序分为:饮溢于皮、饮侵于肉、饮停于脉、饮犯于筋和饮停于骨。文章通过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以及其与现代疾病的关系对五体饮进行初浅的探讨。
出处 《光明中医》 2011年第4期808-809,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6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诊断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S].[S].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1997.03.04..
  • 2张登本 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9.
  • 3王清任.医林改错·瘫痿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31-33.
  • 4秦景明篡著 清秦皇士编.症因脉治[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78-89.
  • 5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25.
  • 6何及.神经精神病学辞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0.

共引文献21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