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参加1998年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的12个参试组合及其10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较全面地分析了各个组合的综合表现及各性状的作用与关系,为鉴定和培育玉米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依据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进行综合评估与品种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
作者
梁晓玲
阿布来提.阿布拉
李进
冯国俊
李铭东
李维鼎
机构地区
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45-148,共4页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关联度
分类号
S513.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N94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41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37
参考文献
7
1
卓德众,刘启华,郭红甫.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1996,4(3):31-34.
被引量:45
2
邓聚龙.灰色系统与农业[J].山西农业科学,1985,(5):34-37.
3
陈举林.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3):22-24.
被引量:25
4
于树林.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1994,2(2):6-8.
被引量:13
5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1
6
刘录祥,中国农业科学,1989年,2期,22页
7
邓聚龙,山西农业科学,1985年,5期,34页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陈举林,刘桂玲.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高产育种上的应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3,9(2):143-145.
被引量:41
2
于树林.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1994,2(2):6-8.
被引量:13
3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1
4
辛建军,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87年,4期,39页
5
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1986年
6
王亭,模糊数学,1985年,2期,77页
7
邓聚龙,灰色系统.社会.经济,1985年
8
邓聚龙,世界科学,1983年,7期,1页
9
邓聚龙.灰色系统与农业[J]山西农业科学,1985(05).
10
邓聚龙.灰色系统与农业[J]山西农业科学,1985(05).
共引文献
741
1
章丹峰,齐鸣,田维娜,朱强龙,项志松,俞继明.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10个冬茶梅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浙江园林,2022(2):86-89.
被引量:1
2
胡园春,安广池,杨宁,李全景,崔云鹏.
主要气象因子与冬小麦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农学学报,2020,10(2):92-95.
被引量:9
3
陈克敏,李月英,岳海旺,李翠玉,张健.
气象因子对黑龙港地区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140-143.
被引量:1
4
唐海涛,张彪,林勇,叶国成,陈宛秋.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109-114.
被引量:20
5
郑洪霞.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上应用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4):72-73.
被引量:6
6
孙正国.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种[J]
.农业与技术,2005,25(1):87-90.
被引量:2
7
杨晓辉,陈惠,王振秋,张立新.
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中国北方片春播花生新品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37-40.
被引量:1
8
王建迎,张慧兰,杨宏.
玉米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2,10(z1):66-67.
被引量:22
9
若毛吉,羊毛吉.
共和县畜牧业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37-139.
被引量:1
10
刘国琴,樊卫国,龙令炉,宋勤飞,王启勇,易洪芳,吴成见.
18个椪柑变异材料果实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74-17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5
1
唐海涛,张彪,林勇,叶国成,陈宛秋.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109-114.
被引量:20
2
李文阁,邵连存.
对我国目前玉米育种目标的思考[J]
.玉米科学,2005,13(z1):7-8.
被引量:25
3
岳尧海,周小辉,杨贤成,任军,刘俊英.
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4,12(4):21-22.
被引量:64
4
高振虎.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农作物品种[J]
.陕西农业科学,1993,39(5):9-11.
被引量:6
5
田丰,丁原春,姜旭德,欧阳龙.
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及质量的措施[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4(12):16-17.
被引量:11
6
冯益民.
灰色关联度法在玉米自交系选育上的应用[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31(B12):57-58.
被引量:7
7
周晓果,张正斌,徐萍.
小麦主要育种目标的灰色系统方法探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2):81-84.
被引量:47
8
宫万明,邓少华,何文安,贾恩吉.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1):19-22.
被引量:36
9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1
10
陈光斗,赵万春.
优质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与综评[J]
.西北农业学报,1995,4(2):93-9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0
1
高志军,侯建华,刘玉爱,周伟,张颖.
玉米杂交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2):128-131.
被引量:18
2
洪德峰,任转滩,马毅,张学舜.
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玉米新组合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J]
.山东农业科学,2008,40(4):14-16.
被引量:11
3
李召锋,梁晓玲,阿布来提,李铭东,韩登旭,邵红雨,曹连莆.
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09,46(2):232-236.
被引量:9
4
蔡丽艳,石凤翎,高翠萍,陈海玲,高霞,徐健昌.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J]
.种子,2010,29(3):19-23.
被引量:5
5
孙峰成,冯勇,于卓,赵瑞霞,张来厚,苏二虎,刘志雄,石海波.
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2,27(1):102-105.
被引量:82
6
洪德峰,唐振海,马毅,杨梅,张同庆,马俊峰,张学舜.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玉米新品种[J]
.耕作与栽培,2012,32(4):8-8.
被引量:2
7
秦淑琴,周紫群.
冬小麦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J]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0,12(4):6-10.
8
梅拥军,丁胜,郑德明,曹新川,龚平.
南疆海岛棉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J]
.中国棉花,2001,28(4):16-17.
被引量:4
9
郝庆,余庆辉,郁华,刘玲辉.
加工番茄品种选育中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估[J]
.新疆农业科学,2002,39(1):15-18.
被引量:4
10
王丽华,孔祥胜.
10个玉米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28(4):10-1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37
1
贾新文,郑永青,赵宝献,郑跃进.
玉米区域试验新品种的方差分析与灰色综合评判的比较研究[J]
.中国种业,2009(S1):49-51.
被引量:5
2
杨晓红,包立生,郑伟年.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抗虫杂交棉新品种[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631-632.
被引量:13
3
包立生.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抗虫杂交棉新品种[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1):12-14.
被引量:2
4
关法春,贺延国,李景富.
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在番茄杂交组合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29-33.
被引量:13
5
梅凯华,周强,张金林,高正纲,涂军民,王欢.
对水稻品比试验资料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优[J]
.种子科技,2008,26(2):41-43.
6
张学杰,王金玉,郭科,李琨.
不同加工番茄品种的加工特性评价[J]
.食品科学,2009,30(15):33-35.
被引量:11
7
程亮.
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8):28-29.
被引量:11
8
郑跃进,王翠玲,郑和平,薛世跃,王磊.
玉米区域试验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判[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68-71.
被引量:10
9
王正方,王勇,赫庆坤,刘秀华,韩涛.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常压塔顶腐蚀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5):119-123.
被引量:6
10
吴丽丽,张长勇,王庆胜,牛忠林,邱磊.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8):156-157.
被引量:6
1
蔡磊,刘亚君,张克勤.
菌根行为及应用[J]
.山东林业科技,2001,31(4):52-54.
被引量:4
2
余亮桥.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作用[J]
.湖北农机化,2009(1):21-21.
3
卓德众,刘启华,郭红甫.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1996,4(3):31-34.
被引量:45
4
刘辉,侯乐新.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啤大麦育种中的应用[J]
.作物杂志,2001(6):15-18.
被引量:20
5
刘胜毅,许泽永,何礼远.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和抗病性的分子机制[J]
.中国农业科学,1999,32(S1):94-102.
被引量:11
6
周新国.
杂交玉米创奇迹 巅峰之上有登海——记我国著名玉米育种家李登海[J]
.农业科技通讯,2009(8):1-1.
被引量:1
7
许海涛,王友华.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系统理论对夏大豆区试品种的分析评价[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3):36-39.
被引量:17
8
王学伟.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法对甜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的综合评估[J]
.新疆农业科技,2009(4):15-16.
被引量:1
9
李少强.
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1(10):117-117.
被引量:1
10
刘倩茹.
充当"着装参谋"的镜子[J]
.科学启蒙,2004(12):19-19.
新疆农业科学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