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北蔚县上新世旧石器的发现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河北省蔚县东窑子头大南沟发现的旧石器 ,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工制品 ,也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起源 ,从古猿向猿人进化断代的有力证据 .根据产石器地层的综合研究 ,其时代为上新世 ,大约近 30
作者
汤英俊
陈万勇
陈淳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9期2106-2109,共4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科技部! (批准号 :国科高字 [1994 ]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4 9772 137)资助项目
关键词
上新世
旧石器
河北
石制品
分类号
P534.62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8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1
尤玉柱 汤英俊 等.泥河湾组旧石器的发现[J].中国第四纪研究,1980,5(1):1-33.
2
汤英俊,李毅,陈万勇.
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哺乳类化石及其时代[J]
.古脊椎动物学报,1995,33(1):74-83.
被引量:26
3
汤英俊.河北蔚县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及其在地层划分上的意义[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18(4):314-323.
4
汤英俊 计宏祥.河北蔚县上新世-早更新世间的一个过渡哺乳动物群[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3,21(3):245-254.
5
杨子赓,中国第四纪地层与国际对比,1996年,3页
6
汤英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3年,21卷,3期,245页
7
汤英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18卷,4期,314页
8
尤玉柱,中国第四纪研究,1980年,5卷,1期,1页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尤玉柱,中国第四纪研究,1980年,5卷,1期,1页
2
程国良,地质科学,1978年,3期,247页
3
卫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参加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大会论文选,1991年
4
郑绍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参加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大会论文选,1991年
5
裴文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1987年,18期
6
邱占祥,中国古生物志.新丙种.25,1987年
7
郑绍华,古脊椎动物学报,1986年,24卷,2期,81页
8
邱铸鼎,古脊椎动物学报,1985年,23卷,4期,276页
9
黄慰文,人类学学报,1985年,4卷,4期,301页
10
李毅,古脊椎动物学报,1984年,22卷,1期,60页
共引文献
33
1
王晓敏,刘连强,陈国鹏,李锋,谢飞,高星.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哺乳动物破碎长骨反映的古人类行为[J]
.人类学学报,2024,43(1):91-105.
2
卫奇.
中国早更新世旧石器[J]
.文物春秋,2000(2):1-14.
被引量:5
3
侯亚梅.
水洞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风向标?——兼论华北小石器文化和“石器之路”的假说[J]
.第四纪研究,2005,25(6):750-761.
被引量:13
4
姚海涛,邓成龙,朱日祥.
元谋人时代研究评述——兼论我国早更新世古人类时代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1):1191-1198.
被引量:1
5
朱日祥,K.A.Hoffman,R.Potts,邓成龙,潘永信,郭斌,石采东,郭正堂,袁宝印,侯亚梅,黄慰文.
人类在东北亚的最早出现[J]
.文物春秋,2006(1):65-71.
6
朱日祥,R.Potts,谢飞,K.A.Hoffman,邓成龙,石采东,潘永信,王红强,史瑞萍,王永成,施光海,吴乃琴.
人类最早出现在东北亚高纬度地区的新证据[J]
.文物春秋,2006(1):72-78.
7
朱日祥,邓成龙,潘永信.
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定年与早期人类演化[J]
.第四纪研究,2007,27(6):922-944.
被引量:97
8
刘春茹,尹功明,高璐,李建平,林敏,陈士明.
泥河湾盆地东坡遗址ESR年代学初步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09,29(1):166-172.
被引量:21
9
袁宝印,同号文,温锐林,王燕华.
泥河湾古湖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早期古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J]
.地质力学学报,2009,15(1):77-87.
被引量:44
10
裴树文,李潇丽,刘德成,马宁,彭菲.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古人类生存环境探讨[J]
.科学通报,2009,54(19):2895-2901.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72
1
黄慰文,李春初,王鸿寿,黄玉昆.
广东南海县西樵山遗址的复查[J]
.考古,1979(4):289-299.
被引量:25
2
苏秉琦.
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J]
.考古,1991(12):1109-1118.
被引量:98
3
张兴永,高峰,马波,侯丽萍.
云南江川百万年前旧石器遗存的初步研究[J]
.思想战线,1989,15(4):51-55.
被引量:1
4
黄慰文.
中国的手斧[J]
.人类学学报,1987,6(1):61-68.
被引量:39
5
卫奇.
东谷坨旧石器初步观察[J]
.人类学学报,1985,4(4):289-300.
被引量:48
6
黄慰文.
小长梁石器再观察[J]
.人类学学报,1985,4(4):301-307.
被引量:21
7
陈铁梅,原思训,高世君.
铀子系法测定骨化石年龄的可靠性研究及华北地区主要旧石器地点的铀子系年代序列[J]
.人类学学报,1984,3(3):259-269.
被引量:96
8
郝晓雨,郝文霞.
蔚县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初步研究[J]
.工程勘察,2008,36(S2):187-192.
被引量:5
9
卫奇,陈淳.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展望[J]
.文物世界,1995(1):73-80.
被引量:2
10
黄慰文.
东亚和东南亚旧石器初期重型工具的类型学——评Movius的分类体系[J]
.人类学学报,1993,12(4):297-304.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7
1
马东东,牛东伟,裴树文,李潇丽,杨海勇,王法岗.
蔚县盆地2017-2018年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J]
.人类学学报,2021(1):128-136.
被引量:4
2
黄慰文.
亚洲仅仅是一个伟大的“东方幻觉”吗──迎接新世纪的中国旧石器考古(下)[J]
.文物世界,2000(5):9-11.
3
谢飞,李君.
马圈沟遗址石制品的特征[J]
.文物春秋,2002(3):1-6.
被引量:3
4
卫奇,陈哲英.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反思[J]
.文物春秋,2001(5):1-6.
被引量:6
5
卫奇.
中国早更新世旧石器[J]
.文物春秋,2000(2):1-14.
被引量:5
6
贾真秀.
泥河湾远古文化探研[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72-76.
被引量:5
7
蔡保全,李强.
泥河湾早更新世早期人类遗物和环境[J]
.中国科学(D辑),2003,33(5):418-42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同号文,张贝,陈曦.
泥河湾盆地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概览及若干新认识[J]
.人类学学报,2024,43(1):157-183.
2
张振,王莹,李月丛.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J]
.人类学学报,2024,43(1):184-198.
被引量:1
3
周士航,何湘栋,徐静玥,李潇丽,牛东伟.
蔚县盆地东沟遗址2017年度发掘简报[J]
.人类学学报,2024,43(1):132-142.
4
裴树文,徐哲,叶芷,马东东,贾真秀.
泥河湾盆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人类的适应行为[J]
.人类学学报,2024,43(1):19-39.
5
谢飞,李君.
马圈沟遗址石制品的特征[J]
.文物春秋,2002(3):1-6.
被引量:3
6
陈淳.
考古学应当“与时俱进”[J]
.文物世界,2002(5):23-29.
被引量:2
7
卫奇.
关于石片台面研究问题的问题[J]
.文物春秋,2006(4):1-12.
被引量:7
8
胡松梅,尹申平.
利用不同的方法重建公王岭蓝田人生活的古环境[J]
.考古与文物,2006(6):88-94.
被引量:2
9
谭志刚.
泥河湾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地位[J]
.文物春秋,2007(1):3-7.
10
蔡保全,李强,郑绍华.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化石哺乳动物及年代讨论[J]
.人类学学报,2008,27(2):129-142.
被引量:13
1
刘金毅,郑龙亭.
芜湖金盆洞旧石器遗址的食肉类[J]
.中国生物学文摘,2007,21(1):82-82.
2
张庆麟.
疑真疑幻的史前遗迹[J]
.地球,2001(4):22-22.
3
张秀清.
敦煌写《妙法莲华经》断代[J]
.科技信息,2010(30).
被引量:1
4
王兵.
中西性别关系之不同[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2):16-16.
5
Vivian.
丹霞奇景 独特地质里的文化泰宁[J]
.人与自然,2013(5):123-123.
6
王庄林,杰尔德·爱德瓦尔.
亟待破解的史前超文明海底古城[J]
.侨园,2015,0(9):32-33.
7
王庄林.
昭示史前超文明的海底古城[J]
.科学大观园,2015,0(15):70-72.
8
俞锦标,张兆平,朱诚,韩辉友,王永慧.
南京直立人生存环境探讨[J]
.中国岩溶,1998,17(1):25-32.
被引量:6
9
钱俊龙.
用漂移谱和鉴别分析法分析海龟和牛科角质人工制品[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20(2):51-51.
10
徐道一.
青藏高原的剧烈隆起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影响[J]
.古地理学报,2004,6(2):216-225.
被引量:6
科学通报
1999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