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临证指南医案》看叶天士论治脾胃病的思想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清代医家叶天士擅长治疗脾胃病,他的诊治思想有:首倡脾胃分治,力主甘润养胃;重视中焦气机,通降抑木治胃;多种治法并用,共奏奇效殊功;施用剂量服法,善于小量久服;慢性疑难杂症,治从脾胃入手。
作者
吕明安
机构地区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238-239,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脾胃病
诊治思想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3
1
陈友新.
葛可久《十药神书》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1):35-38.
被引量:6
2
陶汉华.
经方药量换算与考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4):307-308.
被引量:34
3
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918-1921.
4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308.
5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7.
6
胡滨.
清末民国时期的浙江中医界[J]
.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207-210.
被引量:5
7
吴静.
炮制对柴胡有效成分与临床运用的影响[J]
.湖北中医杂志,2008,30(9):60-61.
被引量:4
8
李卫民,徐湘江,高志远,祁月英.
试论叶天士情志疾病的辨证论治[J]
.天津中医药,2011,28(2):128-130.
被引量:2
9
燕东,孟淼.
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J]
.吉林中医药,2011,31(9):828-829.
被引量:12
10
孙敬昌,王燕平.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水肿方剂用药规律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0):11-16.
被引量:61
引证文献
5
1
南金妮,唐林,薛丁文,孟静岩.
叶桂诊治情志致脾胃病[J]
.吉林中医药,2014,34(1):15-17.
被引量:2
2
贾秋颖.
胡永盛教授运用“隔二隔三”疗法治疗脾胃病经验辑要[J]
.中国民间疗法,2014,22(6):8-9.
被引量:3
3
叶耀辉,史毅,张博文,马越兴,郑红梅,龚千锋.
鳖血柴胡的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2017,48(3):61-63.
被引量:6
4
杜欣,李长香,张晓瑜,马重阳,穆杰,程发峰,王雪茜.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肿胀病案浅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4):665-667.
被引量:3
5
王品一,樊炜静,金潇,付常庚,邢彤,原方,王前,杨宝钟.
孙思邈与叶天士治疗水肿用药规律的比较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0,15(6):854-86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付守强,汤阳,王程娜,朱晓云,刘喜明(指导).
刘喜明运用朝暮分调脾肾法验案举隅[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5):37-39.
2
庞连晶.
情志因素与脾胃病关系浅探[J]
.中医学报,2016,31(10):1500-1502.
被引量:9
3
徐菁晗,谷松.
探析柴胡剂量与功效的关系[J]
.世界中医药,2018,13(1):202-206.
被引量:31
4
陈文彬,史毅,马亚男,叶耀辉.
基于UPLC/Q-TOF-MS/MS分析鳖血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J]
.现代食品科技,2019,35(7):247-253.
被引量:12
5
王蒙,王琛.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临证指南医案》治疗肿胀方剂组方规律[J]
.江苏中医药,2019,51(8):71-74.
被引量:2
6
康恺,徐艺.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学术渊源与学术经验分析[J]
.四川中医,2019,37(7):14-16.
被引量:3
7
陶智会,徐振晔,李敏.
“隔一隔二隔三”治疗肺癌理论浅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283-286.
被引量:2
8
王品一,樊炜静,金潇,付常庚,邢彤,原方,王前,杨宝钟.
孙思邈与叶天士治疗水肿用药规律的比较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0,15(6):854-860.
被引量:4
9
凌鑫隆,董飞侠.
隔二隔三之治溯源及应用探讨[J]
.浙江中医杂志,2020,55(4):248-249.
被引量:3
10
杨建宇,刘冠军,刘白云,张举昌,刘桂香,仪忠宝,祝之友,唐祖宣.
中华中医药道地药材系列汇讲(22)道地药材银柴胡的研究近况[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22):110-112.
被引量:4
1
陆志强.
“诸病源候论”血病诊治思想的探讨[J]
.中医药学报,1990,18(2):12-14.
被引量:2
2
赵洪强,王金权.
王金权教授治疗痛经的经验介绍[J]
.光明中医,2014,29(3):597-598.
3
王礼凤.
李东垣关于脘腹痛诊治思想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3,8(4):390-391.
被引量:5
4
王晓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脘腹痛病症诊治思想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7):43-44.
5
王晓棣.
《小儿药证直诀》脘腹痛病症诊治思想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45-45.
被引量:1
6
孙理军.
《黄帝内经》脘腹痛病症诊治思想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81-83.
被引量:5
7
杜松.
从临床疗效分析中医实践的先进性——曹洪欣教授诊治思想[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8):1685-1686.
被引量:1
8
王兴.
《太平圣惠方》脘腹痛诊治思想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2):71-72.
9
陈延.
痞满从脾胃分治[J]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8):349-349.
10
曾福海.
脾胃分治医便秘[J]
.陕西中医函授,1994(2):17-19.
被引量: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