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鹰嘴豆褐斑病防治措施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鹰嘴豆褐斑病是鹰嘴豆上的一种严重病害,它传播快、危害重、防治难,近几年在我县鹰嘴豆种植区发生严重,田间发病株率100%,常造成茎斑、茎折、叶斑、种荚病斑等严重症状,对鹰嘴豆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危害。发病严重地块常造成毁苗改种或绝收。
作者
曾繁明
杨忠芳
机构地区
木垒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村科技》
2011年第3期45-46,共2页
R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褐斑病防治
鹰嘴豆
发病株率
种植区
危害
病害
田间
叶斑
分类号
S435.2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1
1
白宝璋,金锦子,白崧,黄丽萍.
玉米根系活力TTC测定法的改良[J]
.玉米科学,1994,2(4):44-47.
被引量:219
2
胡志辉,陈禅友.
豇豆光合特性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76-78.
被引量:2
3
薛旭初,姚永如,王毓洪.
“绿豇1号”不同株距和不同搭架方式试验[J]
.上海农业科技,2005(6):94-94.
被引量:2
4
张锋,施建达.
搭架及多效唑处理对甘薯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4):25-26.
被引量:4
5
宋素胜,谢道昕.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J]
.植物学通报,2006,23(5):564-577.
被引量:26
6
向东,孙志强,段广洪,吕飞,刘兆民.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06,25(5):68-71.
被引量:16
7
农业科技网.豇豆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EB/OL].(2003 -11 -28).http://www,ahnw4gov.cn/2006nykj, Show.asp? ContentlI)={FE813EF6-DO6D-4F11-89AB-5E 102A 1 DC579}.
8
叶梅,马德成,魏建华,何成勇,曾繁明,贾菊生,马德英.
新疆鹰嘴豆褐斑病发生初报[J]
.新疆农业科技,2008(2):43-44.
被引量:3
9
陈大江.
鹰嘴豆褐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0):86-86.
被引量:3
10
黄丽芹,潘廷由,李文教.
大棚种植苦瓜搭架方式比较试验[J]
.广西农学报,2008,23(6):30-3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袁光晓,杨忠芳.
鹰嘴豆褐斑病药效对比试验[J]
.农业与技术,2013,33(5):117-117.
2
李雪峤,蔡兴莱,吴月燕,梁其伟.
不同“人”字架交叉点高度对豇豆产量的影响[J]
.长江蔬菜,2016(6):57-61.
被引量:1
3
蔡军,马德英,郁帆,羌松.
壳二孢叶枯病病原菌Ascochyta rabiei胁迫下鹰嘴豆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2019,46(5):1121-113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徐冬梅,黄海涛,王治斌,文静,牛义松,李家慧,古咸杰.
不同搭架方式对大棚长豇豆春季制种产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科技,2019,0(12):13-14.
被引量:4
1
张炳坤,赵红萍,于建新.
鹰嘴豆褐斑病防治措施[J]
.新疆农业科技,2009(3):43-43.
2
林石明,戚佩坤.
槟榔叶斑类真菌病害[J]
.热带作物研究,1991(2):44-48.
被引量:3
3
冯淑芬,李凤娥,何国麟,何兆鹏,张志耘.
橡胶树黑团孢叶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的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1992,13(2):57-62.
被引量:1
4
刘玉红.
蘑菇褐斑病防治[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06(11):25-25.
5
Yanyan XU,Liyan ZHENG,Zhuang LI,Jie LI.
Application of Pyroligneous Acid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own Blotch Disease in Pleurotus ostreatus[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17(9):2103-2105.
被引量:3
6
雅梅.
高寒地区平菇栽培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蔬菜,2002(6):47-47.
7
张立功,李丙智,李建国.
苹果褐斑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果农之友,2007(2):31-32.
被引量:1
8
王晓军,李聚彦.
金叶女贞褐斑病防治[J]
.中国花卉园艺,2011(12):35-35.
9
陈绍红,孙思,王军.
14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07,23(2):42-45.
被引量:30
10
李后魂,李孟楼,王伟平,郭宝民,姜鸿斌.
榆叶斑蛾的初步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0,5(1):29-33.
被引量:1
农村科技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