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热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分类,在中、西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热分析技术与其它分析仪器及计算机联合使用的情况作了介绍。
作者
刘晓晴
张罗红
李波
机构地区
四川省药品检验所
出处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7-179,共3页
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关键词
药物分析
热分析技术
应用
分类号
R914.1 [医药卫生—药物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1
参考文献
41
1
曹劲松,彭志英.
β-环状糊精与胆固醇的包合物结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3):8-12.
被引量:16
2
林锦明,王忠壮,郑汉臣.
差热分析法用于楤木属药材的鉴别[J]
.中药材,1995,18(11):558-559.
被引量:8
3
侯美琴,曹小斐.
双炔失碳酯差向异构体的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1):682-684.
被引量:4
4
李振华,平其能,朱颖,柯学,王海燕,黄艳.
头孢呋新酯的多晶型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8(1):23-27.
被引量:21
5
苗华,陆彬.
热分析法研究白障明片的处方组成[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0):616-620.
被引量:9
6
武凤兰,艾立成,王岩,苏德森.
热分析法在氨酚待因片剂型设计中的应用[J]
.沈阳药学院学报,1992,9(2):84-86.
被引量:3
7
陈振江,许腊英,毛维伦,李泽琴.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及其制剂质控中的应用[J]
.中草药,1994,25(9):493-495.
被引量:11
8
杨腊虎.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药物纯度[J].药物分析杂志,1988,8(6):345-345.
9
郑俊民,杨丽,何有清,李桂芝.
应用DSC测定硝苯地平的纯度[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12(1):10-13.
被引量:5
10
徐莉英,苏德森,李绍顺.
多沙唑嗪的多晶型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5,5(4):266-27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王忠壮,郑汉臣,苏中武,李承祜,叶熙亭.
中国楤木属药用植物花粉和叶片的形态学研究[J]
.植物研究,1993,13(4):377-384.
被引量:6
2
陈栋华,刘雪峰,黄艳,刘运英.
阿胶的差示扫描量热鉴别法研究[J]
.中草药,1993,24(6):314-315.
被引量:19
3
张剑春,王琰,郑汉臣,陈志强,易杨华,陈海生.
商陆属植物根有效成分含量比较[J]
.中草药,1994,25(3):126-127.
被引量:6
4
林锦明,张汉明,赵长文.
关黄柏与川黄柏的差热分析法鉴别[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8):457-458.
被引量:17
5
王晋,张汝华,孙淑英.
尼莫地平多晶型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5,30(6):443-448.
被引量:27
6
郑颉,药学学报,1987年,22卷,4期,278页
7
杨玮,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年,18卷,4期,293页
8
倪维骅,药物分析杂志,1989年,9卷,1期,41页
9
杨腊虎,药物分析杂志,1988年,8卷,6期,345页
10
曾美怡,药物分析杂志,1988年,8卷,4期,196页
共引文献
118
1
林锦明,陈瑶,郑汉臣,赵卫权,秦路平.
差热分析法鉴别积雪草及其混淆品[J]
.中药材,2001,24(7):483-484.
被引量:11
2
康阿龙,庞来祥,汤迎爽.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
.中药材,2001,24(11):843-845.
被引量:25
3
赵淼,许铁峰.
热分析法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J]
.药学实践杂志,2001,19(1):29-30.
被引量:9
4
聂光华,何丽.
芭蕉茶叶和伍家台茶叶的热分析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3):61-63.
被引量:3
5
包柏林,王忠壮.
棘茎楤木的资源学和生药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6):508-510.
被引量:15
6
余楚钦,邓红,林华庆,谭雄斯.
头孢呋辛酯薄膜衣片处方的正交法优选[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4):218-219.
被引量:3
7
俞媛,张华,张晓然.
DSC曲线分析法对几种常用中药、中成药的真伪鉴别[J]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7):344-346.
被引量:1
8
王哲清.
药物多晶型与有效性[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7):442-446.
被引量:22
9
陈青,魏伯荣,包德君.
差示扫描量热法单峰测定物质的纯度[J]
.分析仪器,2005(3):42-46.
被引量:12
10
林锦明,郑汉臣,张剑春,苏中武,宓鹤鸣,易杨华.
差热分析鉴别商陆类药材及其误用品[J]
.中药材,1995,18(12):611-613.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99
1
林锦明,陈瑶,郑汉臣,赵卫权,秦路平.
差热分析法鉴别积雪草及其混淆品[J]
.中药材,2001,24(7):483-484.
被引量:11
2
康阿龙,庞来祥,汤迎爽.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
.中药材,2001,24(11):843-845.
被引量:25
3
孙利杰.
热分析方法综述[J]
.科技资讯,2007,5(9).
被引量:17
4
李连之,许涛,王大奇,杜凌云.
双水杨醛缩乙二胺氧钒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16(5):664-666.
被引量:1
5
王昉.
药物熔点测定中的DSC实验影响因素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4(4):58-60.
被引量:15
6
杨锐,何水样,武望婷,史启祯,王大奇.
[Eu(C_(10)H_9N_2O_4)(C_(10)H_8N_2O_4)(H_2O)_3]_2·phen·4H_2O超分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及热稳定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3):401-406.
被引量:15
7
陈振江,许腊英,毛维伦,李泽琴.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及其制剂质控中的应用[J]
.中草药,1994,25(9):493-495.
被引量:11
8
胡远芳,王艳,胡卫兵.
稀土配合物[Nd(C_3H_7NO_2)_2(C_3H_4N_2)(H_2O)](ClO_4)_3的合成、表征与热分析[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6):53-55.
被引量:1
9
陈栋华,黄艳,刘运英,刘雪峰.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熊胆真伪鉴别中的应用[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8):457-459.
被引量:7
10
侯美琴,曹小斐.
双炔失碳酯差向异构体的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1):682-68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4
1
张美玲,孙元雪,闫立东.
热分析技术的应用[J]
.化工中间体,2012(2):54-56.
被引量:2
2
张黎明,李霞,曹井国.
大黄游离羟基蒽醌的TG-DTA分析[J]
.应用化学,2006,23(9):1058-1060.
3
苗慧,范少华.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3):41-44.
被引量:12
4
李维峰,王玉蓉,杜守颖.
热分析法鉴别丹参药材及其提取物[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1):778-779.
被引量:2
5
李维峰,刘益,王玉蓉,王迎雪.
应用热分析法鉴别根茎类药材及其提取物[J]
.中成药,2008,30(1):99-102.
被引量:11
6
李凤云,张争.
正交设计法应用于晶体测定实验参数分析[J]
.嘉兴学院学报,2008,20(3):38-41.
被引量:2
7
王玲玲,张黎明.
大黄游离羟基蒽醌的TG-DTA和XRD谱图特征分析[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20(6):756-759.
被引量:3
8
张黎明,王玲玲,赵希.
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热分析与X-射线衍射图谱特征[J]
.药物分析杂志,2009,29(2):257-260.
被引量:2
9
杨丽萍,雒廷亮,张晨,刘国际.
二氯丙烯胺的热分解动力学[J]
.河南化工,2009,26(2):20-21.
10
白玮,田凯,叶艳青,肯生叶,刘满红.
用差热分析法(DTA)测定市售安乃近片开环表观活化能及纯度分析[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2):130-1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陈忠颖,石晶,吴玫晓.
浅谈热分析技术在粘结剂研究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2020,47(3):105-107.
被引量:4
2
刘洪,敖波,范淑辉,陶明.
彝族植物药的热分析鉴别[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00-9401.
被引量:4
3
罗纯,马海南,潘长缘,陈雪平.
零成分搜索法在正交设计工艺优化中的应用[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2):115-118.
4
刘红霞,曹义兵,李于晓.
热分析在食用香料香精分析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2009,30(17):349-354.
被引量:8
5
朱诗塔.
大黄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23(2):77-80.
被引量:3
6
俞励平,梁晓亮,曾永长,罗佳波.
麻黄“上沫”成分的热分析TG-DTG-DSC及热解-GC-MS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3):94-97.
被引量:21
7
喻喜华,陈晓辉,李泽运,戴荣华,毕开顺.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J]
.中成药,2011,33(7):1197-1198.
被引量:12
8
韩刚,刘莉,康欣,王彦雪,赵媛,肖倩,郭肖菲.
大黄酚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J]
.中成药,2011,33(10):1803-1805.
被引量:5
9
韩刚,阚佳妮,王成强,赵媛,郭肖菲,包书茵.
大黄酚固体分散体对镉染毒大鼠氧化应激影响[J]
.中国职业医学,2011,38(6):454-457.
被引量:4
10
邓卫星,彭锦雯.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热分析仪器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79-79.
被引量:2
1
张鲁超,路涛,王庆霞.
热分析技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探讨[J]
.医药前沿,2016,6(32):173-174.
被引量:1
2
李超英,邱宇,宋丹丹.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新型递药系统及产品中的应用[J]
.中国新药杂志,2015,24(6):654-658.
被引量:6
3
周传佩,刘义,沈雪松,屈松生.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2001,17(5):430-437.
被引量:25
4
王震红,杨永刚.
热分析技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
.中国药师,2012,15(10):1498-1500.
被引量:8
5
思进.
抗生素分析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J]
.中国家禽,2003,25(20):51-51.
被引量:2
6
许志毅.
热分析技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B,2015(3):93-93.
7
倪维骅,唐颖.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用作药物的鉴别[J]
.中国药学杂志,1989,24(9):557-559.
8
李亚东.
药物检验中热分析技术的应用探究[J]
.北方药学,2015,12(7):5-5.
被引量:3
9
曾丹丹.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
.海峡药学,2011,23(7):218-220.
被引量:2
10
抗生素分析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J]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9):25-25.
华西药学杂志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