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代医家治疗心悸十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心悸病名记载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归属本病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的加深,其发病率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中医学对心悸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就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脉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较为完备的诊治体系。纵观古法,对心悸的治疗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十法。
作者
李晓芳
机构地区
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4期5-6,共2页
China's Naturopathy
关键词
心悸
古代医家
十法
治疗
《伤寒论》
心律失常
病因病机
秦汉时期
分类号
R256.2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7
1
周婷.
疏肝理气活血方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4):9-10.
被引量:4
2
罗新民,王昃睿.
经方治疗心悸验案举隅[J]
.中医药通报,2006,5(3):18-20.
被引量:1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7
4
郭胜.
“痰”与心脏病的关系和治疗[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05-206.
被引量:2
5
杜安业,张培影.
中医药治疗早搏[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214-215.
被引量:2
6
童舜华.
加味温胆汤治疗心悸验案四则[J]
.山东中医杂志,2009,28(9):661-663.
被引量:2
7
申艳慧,唐欣荣.
茯苓远志散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871-872.
被引量:4
8
杨昊君.
温阳利水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3):73-73.
被引量:2
9
董明,马秀波.
浅谈经方治疗心悸[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231-232.
被引量:4
10
孙海娇,邱仕君.
试从阴阳、气血、经络论《黄帝内经》中心肝关系[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110-11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郝雅文.
基于心脾相关理论探讨心悸从痰湿论治[J]
.吉林中医药,2011,31(10):927-928.
被引量:9
2
贾涛.
《伤寒论》与现代医学对于心悸认识的联系[J]
.内蒙古中医药,2018,37(10):103-104.
被引量:4
3
王莹威,方慧敏,奚玉鑫,王博,魏明慧.
养肝润肺法治疗心悸(心血不足证)的理论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1):2066-206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郑玲玲,王强.
从心肾阳虚论治扩张型心肌病1例[J]
.吉林中医药,2012,32(2):208-209.
被引量:2
2
张秋华,张琪.
张琪教授从肝论治心悸经验[J]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206-1208.
被引量:23
3
李霜枫,刘钰涵,陈旭.
基于中医五行相生理论探讨心悸的治疗[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7):176-177.
被引量:3
4
沈子涵,杨宇峰,石岩.
先秦两汉时期对心悸病因病机的认识[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6):1029-1032.
被引量:5
5
王晓筱,李昕阳.
从脾论治心悸的临床体会[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10):91-91.
被引量:3
6
张淑慧,成泽东.
基于中医理论探讨肠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
.光明中医,2017,32(2):161-163.
被引量:3
7
杨颖.
子午流注纳子法联合眼罩热敷治疗室性早搏伴失眠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9,38(1):12-16.
被引量:11
8
任凤梧,王鹏飞.
《伤寒论》 中心悸辨证论治规律浅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19,48(6):41-42.
被引量:6
9
刘攀,袁良,王银燕,付军,杨帆,戴小华.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戴小华教授治疗心脾两虚型心系疾病的用药经验[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5):781-788.
被引量:2
10
沈宗光,胡彩云,赵慧林,姜丽红.
姜丽红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心悸[J]
.吉林中医药,2020,40(5):604-606.
被引量:5
1
吴洁.
仲景治疗湿热黄疸心法探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5):264-266.
被引量:4
2
王旭丽.
《伤寒论》下利诊治规律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73-75.
被引量:4
3
王宏凯.
《伤寒论》所涉及的疾病述略[J]
.甘肃中医,2011,24(1):1-3.
被引量:1
4
张伦.
止泻药市场分析[J]
.中国制药信息,2008,24(11):33-36.
5
张侠.
浅谈临床儿科护理的几点体会[J]
.家庭心理医生,2014,10(7):231-231.
6
王平,魏睦新,李新立.
再探亚健康的中医分型和对策[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6):1232-1236.
被引量:5
7
石培琴.
患脑瘫的新生儿护理要点[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4):369-369.
8
金航.
中国中医学与日本汉方医学诊治体系之差异[J]
.北京中医,1994,13(6):55-57.
被引量:2
9
王晓曼,申丹,杨卫彬.
基于《金匮要略》历节病论治膝骨关节炎思路探讨[J]
.山西中医,2017,33(3):1-4.
被引量:2
10
陈良,李修元,王琦,王谦,韦庆波,赵凡,董珍珍,姜锦.
浅析伤寒阳明病与温病阳明病的异同[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9):1728-1729.
被引量:7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