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环节及分析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是指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的实验室。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把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作者
赵东波
贾小梅
机构地区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心
出处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0-273,共4页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
关键词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环境影响评价
特点
分类号
R122.2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1
马春艳,耿志宏,刘伟.
浅谈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有效控制[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6,23(4):37-40.
被引量:18
2
周登仁,李明奎,王艳燕,黄桂花.
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实验室分级及适用范围[J]
.中国热带医学,2005,5(2):344-345.
被引量:4
3
毕建军,王壮,陈洁君,李劲松.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置[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6,30(4):394-397.
被引量:16
4
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
5
王壮,李劲松.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对环境潜在影响及对策研究[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5,29(3):263-267.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张谨.
生物安全问题及我们的对策[J]
.社会科学,2004(9):64-69.
被引量:24
2
张朝武,姚玉红,王国庆.
从SARS-CoV实验室感染看生物安全的重要性[J]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5):656-657.
被引量:35
3
陈宁庆.
生物危害仍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4,12(4):324-328.
被引量:5
4
王壮,李劲松.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对环境潜在影响及对策研究[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5,29(3):263-267.
被引量:19
5
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N].人民日报,2004-01-02.
6
.消毒技术规范[S].[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1..
7
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8
WS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S].[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9
C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2004.
10
车风翔.生物安全与生物危险对策[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1-10.
共引文献
90
1
毕建军,王壮,陈洁君,李劲松.
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置[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6,30(4):394-397.
被引量:16
2
王昌建,吕晓星.
关于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思考[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24(4):6-7.
被引量:5
3
徐荆庶,郭亦芳.
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2):2770-2771.
被引量:7
4
马英,傅江南,王贵杰,李勇.
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强制配套安全装备的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2009,30(5):40-43.
被引量:2
5
刘国栋,申璐,李翔.
模糊评价法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4):114-120.
被引量:23
6
赵四清,王元,朱大维,石天圣.
化学喷淋消毒装置的研制[J]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51-52.
7
张春光,蒋婀娜,张海艇,刘兆平.
GLP实验室员工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J]
.中国药事,2010,24(3):257-258.
8
马虹,杨修军,隋达伟,刘晓杰,王艳华,王慧.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0,9(2):156-157.
被引量:8
9
刘红英.
病原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及风险评估概述[J]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50-1652.
被引量:18
10
王君玮.
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发展现状与趋势[J]
.中国家禽,2010,32(14):1-4.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13
1
汪梅青.
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探讨[J]
.智慧健康,2020,0(6):33-34.
被引量:4
2
王壮,李劲松.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对环境潜在影响及对策研究[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5,29(3):263-267.
被引量:19
3
马春艳,耿志宏,刘伟.
浅谈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有效控制[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6,23(4):37-40.
被引量:18
4
周红玲,王永全,于建平,孙晓云.
北京市西城区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调查[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2):132-136.
被引量:28
5
杨桂青.
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问题与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309-2310.
被引量:21
6
林南清,宋国伟.
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及生物安全防护[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767-767.
被引量:14
7
丁峰,张阳,梁鹏,李时蓓.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见环境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1):38-42.
被引量:8
8
刁奇志,董林玲,王婷玲,莫展.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及生物安全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305-4307.
被引量:21
9
赵晓玲,黄粱镔,王晶晶.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流程的建立及实施[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1):1749-1751.
被引量:9
10
贾晓娟,刘文军.
我国生物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4):445-45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王洪燕,赵东波,李劲松,张守斌,黄薇.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关注的重点及难点问题[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5,32(6):552-555.
被引量:2
2
王宠,郑琳琳,王在峰.
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因子分析及防控措施[J]
.环境与发展,2021,33(2):157-164.
被引量:8
3
彭小红,周海蔚,龙向宇,张宇峰,张婉月.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风险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3,42(7):305-30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苏世博,马文杰,王伟,郭慧娟,张贺,王梓,康雷,刘守琦,刘怀然,司昌德,苟春天,张伟,陈洪岩.
自主研发生物安全型换笼工作台的性能检测与评价[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2,42(2):102-110.
2
马征,万剑飞,钟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疾控机构实验室废液管理的影响[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2,23(7):72-76.
被引量:1
3
何亮辉.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1):145-147.
被引量:4
4
文红平,杨小明,成郁楠,刘梦雪,罗子锋,李强,李永涛,张振.
中试SBR处理鸭场沼液过程中脱氮除碳效能及微生物群落演替[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13(2):669-678.
5
付晓明.
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风险识别探讨[J]
.模具制造,2023,23(6):298-300.
6
刘静娴,陈银,史凤娟,张丹,温恬,黄超,迟莹,焦永军,崔仑标,郭喜玲.
甲型流感病毒实验室微环境监测研究[J]
.江苏预防医学,2023,34(2):226-227.
7
黄薇,章柯娜.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11):62-64.
被引量:1
8
胡伟文.
生态环境监测全过程病原微生物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分析[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17):26-28.
9
龙丹丹,叶淑红,燕欣悦,王琛郴,崔艳平,张彧.
黄褐假单胞菌Y11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酿造,2024,43(4):115-122.
10
郑露,张红,陈梦颖,曹禹.
某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能源与环境,2024(2):155-158.
被引量:1
1
卢紫燕,谭洁,罗青山.
深圳市2006-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650-652.
被引量: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0号 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J]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6(9):1-11.
被引量:4
3
卫生部关于印发《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审批工作程序》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7(8):48-50.
4
李梦童,王嘉琪,魏强.
我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工作现况与发展[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4):70-72.
被引量:4
5
吴宝祥,童仁.
日本对医院医疗质量评价的探讨[J]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4,21(1):40-41.
被引量:4
6
曾庆生,陈日暖,李秀莺,陈一露,罗芳.
2010-2012年新会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评价[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4,25(3):203-206.
被引量:1
7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行政许可审批清单[J]
.中国卫生法制,2015,0(4):42-42.
8
赵娣伟,孙立艳.
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J]
.口岸卫生控制,2011,16(6):54-56.
被引量:3
9
夏树华,谢岗.
上海市某地区131家实验室生物样本转运现状及对策[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21):3182-3184.
被引量:4
10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8(6):61-63.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