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参地土壤的酶活性 被引量: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参地土壤有其与大田耕作土壤不同的特性,但参地土壤酶活性及其分布、与土壤肥力因素之间的关系与大田耕作土壤的趋势相同。山参生长地自然植被条件下,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及蔗糖酶活性呈“T”形分布,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30厘米土层中变化不大。参地土壤酶活性随土壤肥力的高低而变化。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外,其它土壤肥力因素与土壤酶活性皆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34,37,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关松荫,沈桂琴,孟昭鹏,姚造华,闵九康.我国主要土壤剖面酶活性状况[J]土壤学报,1984(04).
  • 2李世昌,刘梅娟,卢凤勇,许光辉.栽参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1983(01).
  • 3邱凤琼,周礼恺,陈恩凤,丁庆堂,张志明,党连超.东北黑土有机质和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土壤学报,1981(03).
  • 4周礼恺,张志明,陈恩凤.黑土的酶活性[J]土壤学报,1981(02).

同被引文献134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44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