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温度对土壤水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9
A STUDY OF THE TEMPERATURE EFFECT ON SOIL WATER POTENTIAL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对土壤水分能量的研究,不仅着眼于土壤本身,而且把土壤-植物-大气作为一个连续体系,统一考虑其能量关系,这是土壤水分能量研究的必然趋势。用热力学函数表述水分能量水平和状态,可以统一应用于土壤、植物和大气。因此。
作者
张一平
白锦鳞
张君常
刘思春
机构地区
西北农业大学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54-458,共5页
Acta Pedologica Sinica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壤
水分能量
温度
水势
研究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1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75
参考文献
4
1
白锦麟,土壤学报,1988年,25卷,2期,132页
2
袁剑舫,土壤通报,1986年,1期
3
张君常,陕西农业科学,1980年,11卷,4期
4
朱祖祥,土壤学进展,1979年,1期
同被引文献
261
1
蒋明富.
土壤梯度温度测定方法模拟试验研究[J]
.山地学报,2001,19(S1):83-87.
被引量:1
2
岳宏昌,王玉,李缠云,王伟,王栓全.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1):66-69.
被引量:20
3
杨胜利,刘洪禄,郝仲勇,吴文勇.
畦灌条件下樱桃树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S1):34-38.
被引量:14
4
郭庆荣,李玉山.
非恒温条件下土壤中水热耦合运移过程的数学模拟[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2(S1):33-38.
被引量:13
5
曾永年,冯兆东,曹广超,薛亮.
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分布特征[J]
.地理学报,2004,59(4):497-504.
被引量:48
6
王力,邵明安,王全九,贾志宽,李军.
黄土区土壤干化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7-31.
被引量:44
7
张金波,宋长春.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影响的敏感性评价指标[J]
.生态环境,2003,12(4):500-504.
被引量:111
8
孙维侠,史学正,于东升,王库,王洪杰.
基于1∶100万土壤空间数据库的有机碳储量估算研究——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J]
.地理科学,2004,24(5):568-572.
被引量:31
9
黄兴法,王千,曾德超.
冻期土壤水热盐运动规律的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1993,9(3):28-33.
被引量:21
10
许昆.
降水量与地下水补给量的关系分析[J]
.地下水,2004,26(4):272-27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9
1
杨荣赞,丁艳萍,刘有梅,刘艳阳,田琳,王龙.
樱桃园土壤水热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67-72.
被引量:7
2
吕军,黄志珍,韩晓非.
Water and heat transport in hilly red soil of southern China:I. Experiment and analysis[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05,6(5):331-337.
被引量:4
3
王国栋,张一平,张君常,傅志东.
土壤水势温度滞后效应的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1996,3(3):125-130.
被引量:8
4
刘思春,高亚军,王永一,马爱生.
土壤水势测定方法的选择及准确性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4):189-192.
被引量:12
5
刘思春,张红,吕家珑,王永一,郭文龙.
长期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水分运动与热力学函数关系初探[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9):1791-1798.
被引量:10
6
傅野思,夏学齐,杨忠芳,李娟.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及分布特征[J]
.现代地质,2012,26(5):886-895.
被引量:21
7
胡先运.
植物形态生物质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J]
.草业科学,2013,30(6):958-963.
8
王久龙,王振华,李文昊,张骜.
灌溉水温对土壤水分入渗及分布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5):185-189.
被引量:5
9
张楠,夏胜全,侯新宇,王照宇.
土热传导系数及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
.岩土力学,2016,37(6):1550-1562.
被引量:35
10
付强,侯仁杰,李天霄,马梓奡,彭莉.
冻融土壤水热迁移与作用机理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12):99-110.
被引量:33
二级引证文献
175
1
杨荣赞,丁艳萍,刘有梅,刘艳阳,田琳,王龙.
樱桃园土壤水热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67-72.
被引量:7
2
桂跃,谢正鹏,高玉峰.
有机质对黏性土热传导系数的影响与机制[J]
.岩土力学,2023,44(S01):154-162.
被引量:2
3
曾召田,梁珍,邵捷昇,徐云山,吕海波,潘斌.
碱-热环境下MX80膨润土导热性能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22,43(S02):155-162.
被引量:2
4
欧孝夺,甘雨,潘鑫,江杰,覃英宏.
重塑膨胀岩热传导性能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22,43(S01):367-374.
被引量:2
5
徐洁,胡海涛,郑植.
压实度和含水率对非饱和土导热系数的影响[J]
.岩土工程学报,2020(S01):244-248.
被引量:10
6
王才进,武猛,蔡国军,赵泽宁,刘松玉.
基于多元分布模型预测土体热阻系数[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42(S01):3674-3686.
7
马效松,付强,徐淑琴,李天霄,侯仁杰,孟凡香,关智涛.
不同冻融时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0(4):774-787.
被引量:4
8
张文聪,史海滨,李仙岳,李祯,周慧,王维刚.
河套灌区典型区土壤水-地下水动态与转化关系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0):352-362.
被引量:4
9
李根东,张玉洁,韩文光,王宁,杨彬,王凤新.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盐碱地水热盐状况及向日葵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内蒙古水利,2024(S02):30-32.
10
王辉,温伟光,刘晓磊.
天津海绵城市建设中包气带蓄渗能力研究[J]
.勘察科学技术,2020(5):6-12.
被引量:1
1
张露,王益权,韩霁昌,石宗琳,焦彩强,庞国伟.
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的渭北苹果园土壤水分能量特征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9):120-126.
被引量:9
2
康绍忠,熊运章,王振镒.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运移力能关系的田间试验研究[J]
.水利学报,1990,22(7):1-9.
被引量:24
3
陈吉祥,周晓冬.
长水河农场兴安落叶松与樟子松苗圃灌溉方法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8):160-160.
4
杨邦杰.
耕作的数值模型及其应用[J]
.生态学报,1996,16(6):591-601.
被引量:3
5
陈伟,迟道才,张旭东,邰恩博,陈涛涛,张特男,吴秀明.
不同土壤水分能量及气象因子对水稻腾发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42(4):465-469.
被引量:1
6
迟道才,王王宣,张玉龙,夏桂敏.
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模式及土壤水分能量调控标准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3,22(4):39-42.
被引量:16
7
马爱生,刘思春,高亚军,陈德育,权定国,许安民.
旱作农业区土壤水分保蓄状态及其能量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6):154-157.
被引量:5
8
迟道才,王宣,朱庭芸,夏桂敏,王文焰.
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模式及土壤水分能量调控标准研究(英文)[J]
.农业工程学报,2001,17(2):59-64.
被引量:3
9
李宏艳,梁冰,苏荣华.
土壤水热迁移问题的混合有限元法[J]
.灌溉排水,2002,21(1):49-52.
被引量:4
10
刘思春,王玉,吕家珑,张一平,陈建文.
不同肥力水平农田生态系统SPAC水分状态及能量特征[J]
.生态学报,2002,22(12):2104-2110.
被引量:6
土壤学报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