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基因型磷素营养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物矿质营养遗传学研究 是当今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对农业 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就小麦磷高效基因型的定义、种质 资源的利用与磷高效基因型的筛 选、遗传特性和育种 改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目前,有关小麦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较少,有待于今后进一 步深入开展。
作者
丁洪
姜秀勇
柳建新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
出处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5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小麦
基因型
磷效率
筛选
遗传改良
分类号
S5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3
同被引文献
17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98
参考文献
5
1
应存山.
全球作物遗传资源概况与研究动向(下)[J]
.世界农业,1999(2):20-21.
被引量:3
2
黄亚群,马文奇,刘社平,王激清.
春小麦品种磷营养效率研究I.磷营养效率分类与鉴定[J]
.麦类作物,1999,19(2):39-44.
被引量:11
3
赵其国.
现代土壤学与农业持续发展[J]
.土壤学报,1996,33(1):1-12.
被引量:94
4
安藤淳平.世界磷矿资源秘日本磷肥工业展望[J].土壤学进展,1985,13(3):52-54.
5
李继云,刘秀娣,周伟,孙建华,童依平,刘文杰,李振声,王培田,姚树江.
有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作物育种新技术研究[J]
.中国科学(B辑),1995,25(1):41-48.
被引量:16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刘建中,李振声,李继云.
利用植物自身潜力提高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J]
.生态农业研究,1994,2(1):16-23.
被引量:192
2
李继云,刘秀娣,周伟,孙建华,童依平,刘文杰,李振声,王培田,姚树江.
有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作物育种新技术研究[J]
.中国科学(B辑),1995,25(1):41-48.
被引量:164
3
张福所 曹一平 等.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新动态(第一卷)[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4
罗家贤,土壤圈,1994年
5
鲁如坤,中国农业科学,1993年,26卷,5期
6
鲁如坤,1993年
7
赵其国,土壤,1991年,23卷,1期
8
团体著者,1994年
9
赵其国,1994年
10
赵其国,1994年
共引文献
263
1
李志刚,谢甫绨,宋书宏,麻忠国.
作物不同基因型的磷素营养研究进展[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4):307-312.
被引量:13
2
张国印,孙世友,秦凤书,茹淑华,耿暖,王凌.
冬小麦植株氮素营养诊断指标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4):1-4.
3
吴其飞,董英.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1):34-37.
被引量:6
4
朱华龙,刘明.
发展绿肥促进桂林农业持续发展[J]
.广西农学报,2002,17(4):56-59.
被引量:4
5
荣广哲,贾一青,张建恒,石中泉.
作物育种与可持续农业[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2):73-74.
6
肖秋生,聂俊华,陈红艳,康惊涛.
麦田土壤区域化养分管理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4):413-416.
被引量:5
7
李志刚,谢甫绨,宋书宏.
大豆高效利用磷素基因型的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126-129.
被引量:18
8
米国华,邢建平,陈范骏,刘向生,刘燕.
玉米苗期根系生长与耐低磷的关系[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5):468-472.
被引量:49
9
李永夫,罗安程,王为木,杨长登,杨肖娥.
耐低磷水稻基因型筛选指标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19-124.
被引量:50
10
柴世伟,曾超,王文强,温琰茂.
中国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农业[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1):58-60.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179
1
尹飞虎,康金花,黄子蔚,曾德超.
棉花滴灌随水施滴灌专用肥中磷素的移动和利用率的^(32)P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6):199-204.
被引量:35
2
崔党群,郝西,李艳,刘艳阳.
小麦磷效率的遗传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3):110-113.
被引量:14
3
邱慧珍,张福锁.
不同磷效率小麦对低铁胁迫的基因型差异[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4):361-366.
被引量:11
4
刘鸿雁,黄建国,魏成熙,周焱.
磷高效基因型玉米的筛选研究[J]
.土壤肥料,2004(5):25-29.
被引量:32
5
赵少华,宇万太,张璐,沈善敏,马强.
土壤有机磷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1):2189-2194.
被引量:126
6
何方,毛献策,王义强,吕芳德.
中国油茶林地土壤类型的研究[J]
.经济林研究,1993,11(2):1-14.
被引量:14
7
刘芷宇.
根际微域环境的研究[J]
.土壤,1993,25(5):225-230.
被引量:80
8
张福锁.
植物根引起的根际pH值改变的原因及效应[J]
.土壤通报,1993,24(1):43-45.
被引量:42
9
李艳,董中东,崔党群,陈磊,徐书果.
133份小麦亲本材料氮磷利用效率的聚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76-78.
被引量:13
10
沈有信,周文君,刘文耀,戴开结.
云南松根际与非根际磷酸酶活性与磷的有效性[J]
.生态环境,2005,14(1):91-94.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10
1
郝西,李艳,崔党群,刘艳阳.
小麦磷效率的遗传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7):24-27.
被引量:1
2
张敏敏,翟丙年,宋翔,李生秀.
冬小麦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机理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245-249.
被引量:15
3
王树亮,田奇卓,李娜娜,谢连杰,裴艳婷,李慧.
不同小麦品种对磷素吸收利用的差异[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3):476-483.
被引量:35
4
熊又升,袁家富,郝福新,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
小麦营养高效基因型筛选的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9):1084-1087.
被引量:7
5
刘璇,闫海丽,张淑香.
石灰性土壤上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差异[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4):36-39.
被引量:8
6
叶思诚,谭晓风,袁军.
植物低磷适应机制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2012,30(2):128-133.
被引量:22
7
展晓莹,候焱焱,张淑香.
不同磷形态对两种磷效率小麦根系指标与根际特征差异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3,27(7):1012-1019.
被引量:9
8
孙岩,王广金,李忠杰,张宏纪,黄景华.
小麦高效利用磷素基因型的筛选及其指标的初步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4):1-3.
被引量:4
9
祖赛超,陈淼,钟玲,李诚,李春艳.
不同施磷量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成熟后萌发特性的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2):187-194.
被引量:4
10
王峻,宋科,薛永,潘剑君.
小麦氮、磷胁迫响应基因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18,47(6):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98
1
王树亮,田奇卓,李娜娜,谢连杰,裴艳婷,李慧.
不同小麦品种对磷素吸收利用的差异[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3):476-483.
被引量:35
2
张玲,杨国涛,谢崇华,陈永军.
杂交水稻新质源不育系JW803A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配合力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2):53-58.
被引量:4
3
熊又升,袁家富,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柴彦君,刘晔.
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差异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2980-2984.
被引量:4
4
宋爱梅,黄新朋,孙淑斌,张亚丽,徐国华.
氮高效水稻品种苗期耐低磷种质的筛选与鉴定[J]
.中国水稻科学,2010,24(5):479-486.
被引量:16
5
熊又升,袁家富,柴彦君,阮际洲,郝福新.
区域性氮高效小麦品种的生理生物学差异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2):3004-3008.
6
刘永安,陈志国,连利叶,窦全文,王海庆,沈裕琥,赵德勇.
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磷素吸收差异及其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11,31(1):120-125.
被引量:1
7
谢光辉,韩东倩,王晓玉,吕润海.
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1):1-8.
被引量:150
8
柴彦君,袁家富,熊又升,黄丽,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刘晔.
不同冬小麦品种氮效率及其生理差异的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1):21-25.
被引量:10
9
阳显斌,张锡洲,李廷轩,宋潇,胡宏松.
磷素子粒生产效率不同的小麦品种磷素吸收利用差异[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3):525-531.
被引量:22
10
连利叶,刘永安,窦全文,陈志国,王海庆,沈裕虎,赵德勇.
水分胁迫下不同春小麦品种氮效率的差异[J]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5):64-68.
被引量:5
1
韩燕来,李青松,王宜伦,汪强,苗玉红,谭金芳.
河南省大豆品种磷素营养特性的差异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1):175-180.
2
陈光,王莘,李艳丽,丛建民,李向高.
西洋参磷素营养特性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3):83-86.
被引量:2
3
通化市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J]
.吉林农业,2013(8):4-4.
4
910万亩棉花整体长势良好[J]
.河北农业,2010(9):4-4.
5
农业部将抽查“两杂”种子质量[J]
.农产品市场,2009(48):1-1.
6
2015年农机补贴政策大调整[J]
.农村新技术,2015,0(3):34-35.
被引量:1
7
童学军,李惠珍,曾焕泰,章文贤,严小龙,卢永根.
低磷胁迫下溶液培养大豆生长和磷素营养特性及其与土培下磷效率特性的关系[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3):298-304.
被引量:23
8
蒋高明.
转基因棉退化说明了什么?[J]
.中国农垦,2009(12):53-54.
9
今春低温中迎接春茶[J]
.茶世界,2012,0(2):72-72.
10
安瑞军.
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学名的考证[J]
.植物保护,2013,39(2):82-85.
被引量:6
麦类作物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