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区秩序变革的四大核心议题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们"五校安全研究合作"的核心智识目标是,找出该地区当下所经历的重大政治转型的内在联系和特征。我们都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描述和理解该地区经济、军事和政治的权力及影响力的转移。让我们感兴趣的是。
作者
约翰·伊肯伯里
凌岳(译)
于铁军(校)
机构地区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不详
出处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关键词
地区秩序
议题
变革
政治转型
安全研究
地区经济
影响力
经历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4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45
参考文献
2
1
Joel Rathus, "The US, ASEAN and China: Emergence of New Alignments," East Asian Forum, 28 Au- gust, 2010.
2
Michael Green, "Democracy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Asia, " The American Interest, September/October, 2006.
同被引文献
344
1
张锡镇.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障碍与出路[J]
.南洋问题研究,2007(3):1-10.
被引量:30
2
黄仁伟,胡键.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软力量建设[J]
.社会科学,2007(8):4-12.
被引量:14
3
郭延军.
大湄公河水资源安全:多层治理及中国的政策选择[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2):84-97.
被引量:42
4
张小明.
中国的崛起与国际规范的变迁[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1):34-47.
被引量:17
5
张蕴岭.
寻找推进东亚合作的路径[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6):7-11.
被引量:15
6
孙学峰.
东亚准无政府体系与中国的东亚安全政策[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6):32-48.
被引量:46
7
秦亚青.
世界格局、国际制度与全球秩序[J]
.现代国际关系,2010(S1):10-17.
被引量:32
8
金熙德.
日本对东南亚外交的转折——从福田主义到桥本主义[J]
.当代亚太,1998(7):3-9.
被引量:12
9
阮宗泽.
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理论探讨[J]
.国际问题研究,2004(4):28-33.
被引量:18
10
陈丽芬.
冷战后美国在新加坡外交中的作用[J]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4,0(3):94-11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3
1
王庆忠.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域外大国介入及中国的战略应对[J]
.太平洋学报,2011,19(11):40-49.
被引量:20
2
杨鲁慧.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美关系[J]
.理论探讨,2012(5):10-14.
被引量:12
3
漆海霞.
从军售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布局特征[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4):57-65.
被引量:4
4
漆海霞.
中国与大国关系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对1960-2009年数据的统计分析[J]
.欧洲研究,2012,30(5):61-78.
被引量:8
5
郑英琴.
马英九上任以来台湾与印度关系新发展及其走向[J]
.台湾研究,2013(1):51-55.
被引量:2
6
张慧智,王箫轲.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东亚地区秩序走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14(7):158-164.
被引量:1
7
陈琪,管传靖.
中国周边外交的政策调整与新理念[J]
.当代亚太,2014(3):4-26.
被引量:47
8
黄冕.
新时期俄越军事安全合作初探[J]
.国际研究参考,2016(10):12-18.
9
温尧.
东南亚国家的对华对冲:一项理论探讨[J]
.当代亚太,2016(6):4-33.
被引量:26
10
刘凯娟.
对中国“亚洲安全观”的几点思考——亚洲地区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之路的探索[J]
.世纪桥,2017(7):87-89.
二级引证文献
145
1
孟晓宇,张景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中国海洋秩序观:分析框架、内涵与远景展望[J]
.东亚评论,2021(2):161-186.
被引量:2
2
李泽.
中美战略竞争与越南维持战略平衡的空间——基于战略三角理论的分析[J]
.东南亚研究,2022(3):92-113.
被引量:3
3
曹玮,杨原.
美盟友与中国和美国关系的QCA分析[J]
.国际政治科学,2022,7(2):1-41.
被引量:7
4
王彦志.
中国模式与国际经济法律秩序变迁[J]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20(1):224-247.
被引量:1
5
张青磊.
中国与东盟警务合作的障碍及解决路径分析[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3(3):79-82.
被引量:3
6
杨鲁慧.
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国际安全公共产品供给的分析视角[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8.
被引量:13
7
杨鲁慧.
共同安全:凝聚亚洲新型安全观[J]
.理论视野,2015,0(3):63-66.
被引量:2
8
沈铭辉.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与中国的角色[J]
.亚太经济,2012(3):13-18.
被引量:25
9
廖宇夫.
合作与发展:“湄公河案件”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走向[J]
.战略决策研究,2012,3(4):43-47.
被引量:3
10
杨腾飞.
美国亚太战略东移对我国领土争端的影响[J]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4):19-23.
被引量:4
1
陈向阳.
把握好国际秩序变革的机遇[J]
.瞭望,2015,0(37):53-53.
2
刘建飞.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秩序变革[J]
.新华月报,2016,0(15):84-88.
3
王学军,张森林.
略论十七大以来我国对外政策新调整[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71-74.
4
马奎蒙.
研究合作与立法[J]
.世界科学,1989,11(2):23-26.
5
高峰.
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变革的前景[J]
.理论与改革,2008(2):61-63.
被引量:1
6
甘均先,吕有志,辛甘.
杭州G20峰会与合作共赢新范式——“杭州G20峰会与推动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变革”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6,1(1):112-117.
7
杜天成,杨晓宁.
当代中国公共外交发展实践与难点探析[J]
.青年与社会(中),2014,0(9):267-267.
8
反馈[J]
.瞭望,2015,0(38):2-2.
9
唐彦林.
奥巴马政府变革国际秩序的政策评析[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2):145-154.
10
许国强.
试析世界经济秩序变革中的国际经济法新趋向[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10):23-24.
被引量:3
国际政治研究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