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结课环节案例解析及改进思考 被引量: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结合课堂实例评析了不同结课方式的亮点及其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并对英语课堂结课方式的选择提出了五个原则: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及互动性原则,旨在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机。
作者 刘林峰
出处 《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2,共7页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School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二级参考文献41

  • 1刘绍忠.语境与语用能力[J].外国语,1997,20(3):25-32. 被引量:301
  • 2赵虹元.试论学生课堂话语权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20(7):19-20. 被引量:17
  • 3马兰.合作学习:给教师的建议[J].人民教育,2004(13):22-24. 被引量:27
  • 4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1):59-68. 被引量:776
  • 5何锋.2008.牛津高中英语简介[EB/OL].http://www.njyyjy.corn/editor/UploadFile/2008-6/30/2008630152014237.ppt.2009-4-10.
  • 6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7Long, M. H. (1996).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In Ritche, W .C. & Bhatia, T. K.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oge A cquisition[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8Ellis, R. (1999).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9Krashen, S.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New York: Longman Press.
  • 10Schmidt, R. (2001). Attention [A]. In P. Robinson (ed.). Cognition and Secotut Language Acquisition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同被引文献42

  • 1刘莹.从反思性教学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教育探索,2006(7):62-63. 被引量:13
  •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4郑晓泉.跨文化交际[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
  • 5王守仁,何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1(必修模块)[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a.
  • 6王守仁,何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6(选修模块)[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b.
  • 7王守仁,何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9(选修模块)[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c.
  • 8武炬.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A].见:曹荣香.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二辑)[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 9张玉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A].见:曹荣香.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二辑)[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 10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