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与“五四精神” 被引量:3

Modern Chinese Urban Pop Songs and Spirit of May 4th Movemen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五四精神"及中国现代性进程的维度对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进行透视和诠释,就会发现这些歌曲中蕴涵着新的美学精神,它们不仅表征着一种商业文化和娱乐文化,而且还代表着一种"五四精神"的文化形式。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启蒙主义的感召下,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大胆追求;二是在爱国情操的激励下,对救亡图存、民族解放的不懈呼喊;三是在平民意识的引领下,对流行歌曲的大众化和艺术性的积极探索。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它们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反映了在创始之初就拥有一份自觉的美学追求,这种追求中所包含的一些有助于公民社会的文化建设的思想已经成为优秀的现代传统。正确分析评价和继承弘扬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蕴涵的"五四精神",对于当代的流行歌曲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The article is to reveal the new aesthetic spirit and its social basis by interpreting modern Chinese urban pop song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pirit of May 4th and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ty. It point out that these songs are not only business 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but also cultural form containing May 4th spirit in three aspects: the pursuit of freedom, equality and the emancipation of personality inspired by Enlightenment; the appeal for saving the country and liberating the nation encouraged by patriotism; the quest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rtistic quality of pop songs under the guidance of civilian's consciousness. It is beneficial for composing contemporary pop songs to analyze, evaluate an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May 4th movement contained in modern Chinese urban pop songs.
作者 陈伟 桂强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6,共6页 Academic Monthly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与都市文化"(2009JJD840013)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与美学现代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都市 流行歌曲 “五四精神”现代性 现代化 urban, pop songs, spirit of May 4th Movement, modernity, moderniz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 2水晶.《流行歌曲沧桑记》,第21页,台北,大地出版社,1985.
  • 3黎泽荣.《黎锦晖和爱国歌曲》,老弟博客.http://wwwblog.sina.com.cn/lzrdbk.
  • 4麦新.《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为纪念聂耳同志逝世七周年而作》[J].戏剧与音乐,1946,(1).
  • 5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上),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化史料》(丛刊),第3辑,第100页,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 6戴敏.五四时期的平民音乐思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1):56-6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25

  • 1柯政和.民国十六年的我国音乐界.新乐潮,1927,:1-3.
  • 2冼星海.普遍的音乐[A].冼星海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冼星海全集[C].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
  • 3冼星海.《抗战歌曲》第二集序[A].冼星海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冼星海全集[C].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31.
  • 4适夷.歌咏与抗战[A].吕骥,编.新音乐运动论文集[C].哈尔滨:哈尔滨光华书店,1949:171.
  • 5李大钊.平民主义[A].罗炳良,编.平民主义[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3.
  • 6无锡城南公学堂.《学校唱歌集》编者大意.张静蔚,编.搜索历史--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编选[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3.
  • 7匪石.中国音乐改良说[A].张静蔚,编.搜索历史--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编选[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4.
  • 8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上)[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3辑)[C].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95.
  • 9黎锦晖.说平民与平民主义[A].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社,2007:35.
  • 10蔡元培.平民夜校开学日的演说[A].中华书局,编.蔡元培选集[C].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112.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15

  • 1洪芳怡.玫瑰蔷薇同根生: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中的三朵“花”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4):94-107. 被引量:4
  • 2陈峙维.《毛毛雨》能影响美国爵士乐吗——评吴剑对《上海老歌名典》的批评[J].博览群书,2008(9):28-32. 被引量:1
  • 3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上)[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3辑)[C].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95.
  • 4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82-83.
  • 5黎锦珲.我和明月社(下)[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4) [C].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
  • 6叶舟.黎锦晖的音乐艺术生涯[A].政协湖南省湘潭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南省湘潭黎锦晖艺术馆编.湘潭文史.第十一辑.黎锦晖[C].湘潭市岳塘印刷厂,1994.
  • 7图片报道.鹦鹉乐社为沪上最初发起之华人爵士乐队,曾在各游艺会及联欢会等秦乐多次,备受欢迎[J].图画时报,1929 (596) :3.
  • 8[美]安德鲁.琼斯著、宋伟航译.留声中国: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
  • 9杨仲子.中国流行歌曲始于黎锦晖[A].政协湖南省湘潭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南省湘潭黎锦晖艺术馆编.湘潭文史.第十一辑.黎锦晖[C].湘潭市岳塘印刷厂,1994.
  • 10陈燕碎.学堂乐歌:新音乐“共性语言”的源头[A].中国艺木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编.音乐文化(2001音乐学年度丛书)[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