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海峡药学》
1999年第3期59-60,共2页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二级参考文献2
1 吴铁,王宗锐,刘少雄,彭剑飞.简便实用的药物透皮吸收实验装置[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0(04).
2 倪根珊药物分类及药物学概要[M].
共引文献34
1 杜倩,潘金火.巴布剂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85-786. 被引量:8
2 许德河,王玮.中药透皮促进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5,14(1):78-79. 被引量:3
3 张志平,蔡康荣,吴铁.薄荷脑促扑热息痛透过胎儿皮肤实验的电镜观察及其助渗机制的探讨[J] .解剖学杂志,1994,17(1):11-14. 被引量:60
4 张萍萍.透皮吸收促渗剂的研究近况[J] .广东药学,1995,5(3):17-19. 被引量:1
5 刘宝库,李守勤.氮酮对19种药物的促透皮吸收作用[J] .中国药房,1995,6(2):39-40. 被引量:3
6 邢晓夏,王慧,刘洪均.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05,9(12):883-886. 被引量:4
7 任晓伟.中药经皮吸收制剂的发展与展望[J] .内蒙古中医药,2006,25(1):38-39. 被引量:1
8 刘郴淑,许碧莲,何康.樟脑对水杨酸和氟脲嘧啶的促皮渗透作用[J] .广东医学院学报,1996,14(4):320-321. 被引量:10
9 刘红杰,金若敏.薄荷油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502-505. 被引量:66
10 韩永龙,王建明,李士峰,付丽佳.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7,24(2):23-26.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55
1 张先洲,周健,何文,吴峰.促透剂对青藤碱凝胶经皮渗透作用的研究[J] .中草药,2004,35(10):1115-1117. 被引量:12
2 王文魁,沈映君,张盛,聂红.香薷饮药理作用初探[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0,22(1):13-16. 被引量:1
3 张志平,蔡康荣,吴铁.薄荷脑促扑热息痛透过胎儿皮肤实验的电镜观察及其助渗机制的探讨[J] .解剖学杂志,1994,17(1):11-14. 被引量:60
4 吴宋夏,王宗锐,谌小红,杨金英.薄荷醇促皮渗透作用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8):366-368. 被引量:43
5 崔东贤,杉林坚次,森本雍宪,李风龙.中药冰片—水杨酸低共熔物透皮吸收研究[J] .药学学报,1989,24(7):556-559. 被引量:41
6 谭健华.薄荷醇促进抗生素、抗菌药的透皮作用研究[J] .广东医学,1995,16(8):556-557. 被引量:9
7 陈方亮,程亚军.聚丙烯输液袋对两种平喘药物吸附性质的考察[J] .中国药业,2005,14(11):50-50. 被引量:6
8 徐伟,许卫铭,王宗锐.薄荷醇与乙醇对水杨酸在完整小鼠皮肤透皮吸收影响[J] .中成药,1997,19(1):5-6. 被引量:11
9 Hanff R Ping Qineng Liu Guojie.Enhancing effect of geranoal on the permeation of 5-fllourouraeil tarough excised rat skin[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8(4):206-206.
10 Pulotova TP.Phenolic cocrnpounds of soe species of mint.Uzb.Biol.Zh.1973,17(6):17-19.
引证文献4
1 韩健.薄荷化学成分及促进透皮吸收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校医,2006,20(1):109-110. 被引量:11
2 常亮,陈珍珍,饶艳春,朱碧君.复合膜包装对清喉利咽颗粒中挥发性成分薄荷脑的吸附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2019,39(8):1515-1520. 被引量:2
3 褚佩英.香菊兰药浴液药效成分分析及抑菌效果研究[J] .职业与健康,2003,19(9):1-3.
4 王琰,徐惠南.中药挥发性成分的透皮促渗作用[J] .上海医药,2004,25(3):106-10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20
1 马普伟,赖庆勇.痔舒息洗剂坐浴治疗痔疮肿痛116例[J] .江西中医药,2006,37(11):43-44. 被引量:3
2 张欣,吴敏.变应性鼻炎的中医治疗路径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7):470-472. 被引量:18
3 罗娅君,肖新峰,王照丽.GC-MS分析大叶金花草中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J] .分析试验室,2007,26(10):58-62. 被引量:7
4 王萍,杜丽东,韩涛.透皮吸收促进剂在损容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1):47-50. 被引量:5
5 张卓旻,贺静静,张兰.太子参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460-464. 被引量:7
6 鲍海瑛,刘淑琴,张桂香,邱君英.中西医结合防治顺铂所致迟发性呕吐34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8,17(5):12-13. 被引量:1
7 佟立.儿湿洗剂联合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婴儿湿疹106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5(5):569-571.
8 程阔菊,余燕棠,王晖,梁庆,陈垦.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促透剂对茶碱促透效果的研究[J] .中草药,2010,41(7):1100-1103. 被引量:8
9 王文茜,彭元喜.加味苍耳子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8例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11,29(6):105-106. 被引量:1
10 张玉琴,李树君,贾育蓉,雒玉辉,李和平,李喜香.肤痒舒擦剂治疗瘙痒性皮肤病356例[J] .西部中医药,2011,24(8):79-80. 被引量:7
1 范素云,黄美珍.薄荷脑与大黄及乙醇敷脐预防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便秘[J] .护理学杂志,2006,21(11):41-42. 被引量:15
2 王建民,李正涛.如何消除肌内注射引起的硬结?[J] .解放军健康,2005(5):40-40.
3 褚爱武,崔跃红,刘文波,姜少军.油酸经皮促透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J] .电子显微学报,2002,21(2):184-187. 被引量:16
4 范素云,毛雅芬,黄美珍.药物敷脐治疗急性脑卒中病人便秘的临床研究[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05,19(10):1994-1995. 被引量:9
5 白小玉,李胜文.挫伤搽剂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摘要)[J] .沈阳部队医药,2000,13(2).
6 张鹏,肖洪彬,闫雪莹,王信,何德义.透皮促进剂在中药透皮制剂中应用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1998,11(5):269-269. 被引量:1
7 吴松涛,段雪云.内标法与外标法测定氨薄荷酊中薄荷脑含量的比较[J] .广州化工,2016,44(13):125-127. 被引量:6
8 陈浩凡,成志毅,王锦贤.促进经皮给药方法的研究进展[J] .广东药学,2000,10(2):1-5. 被引量:4
9 马亚兵,雍德卿,薛玉英.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概况[J] .山东医药工业,1998,17(2):15-16. 被引量:1
10 董村,赵宇,王赫男.GC法测定出口京万红软膏中薄荷脑的含量[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6):2404-2405.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