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变革变迁的风向标、指南针和调控器。它通过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意识层面的影响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达到对社会存在的能动、调控、改造和导向的目的。高校作为这一思想文化的生产、传播、集散地和前沿阵地,首当其冲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影响,这些社会思潮对高校广大师生这一特殊群体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势必产生重要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是促进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必然要求。
作者 陆岩 姜国玉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2期11-15,共5页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10d71003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7

共引文献143

同被引文献139

引证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