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流感嗜血杆菌及其菌苗的研究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流感嗜血杆菌是1892年由Pfeiffen从流感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来的,是G^-短小杆菌,典型的流感嗜血杆菌具有荚膜是一种可溶性的型特异多糖,Pittman根据荚膜多糖的抗原的不同将共分为a、b、c、d、e,f等6个型,其中以b型的致病力最强,e和f次之。近年来又发现许多不可分型的菌株。本菌只有人类易患,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一般冬季发病较多,成人基本上不发病,主要在婴幼儿中引起脑膜炎、肺炎、中耳炎、会厌炎及关节炎等,在麻疹,百日咳等病后常可由它引起继发性感染,在慢性气管炎病人痰中经常发现此类细菌。 一、流行病学概况 1.Michaels[1]1971年报导从1945—1970因流感嗜血杆菌(Hi)b型引起的脑膜炎病人增加了400%,而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二次小流行外,发病率一直较平稳,而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发病率一直不高。Smith(2)1972年报导了从1942—1968年在哥伦比亚儿童医院住院病人中Hib引起的脑膜炎增加了399%。由于95%病人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中,因此,Smith称5岁以下儿童是这种疾病的“潜在的候选人”。panke[3]1972年报导在北卡萝利那洲观察的结果,在Mecklenheng county发生的由Hib引起的86例脑膜炎。
作者 吴丽华
出处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0年第3期79-85,共7页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 相关文献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