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先天”、“先验”、“超验”译名源流考 被引量:1

The Origin of "xian tian" "xian yan" and "chao ya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先天"、"先验"、"超验"分别作为康德哲学的关键词a priori、transzendental、tran-szendent的译名,在中国的广泛使用由来已久,但多数学界中人对它们的具体源流并不清楚。本文根据国内学人对康德哲学的研习背景,回溯到日本学界开始研习康德的时期,逐次考据这些译名何时何地产生,何时及怎样进入中国,梳理和呈现中国学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这些译名的讨论和争论。 The three key concepts in Kant's philosophy,a priori,transcendental and transcendent,have long been translated as "xian tian","xian yan" and "chao yan" in Chinese.However,most Chinese scholars may not quite know who began the tradition and when.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these issues by tracing back to the time when Kant's philosophy got studied in Japan,and the time when these translated words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It also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debates on the acceptance of these words in China during 1920-1940.
作者 文炳 陈嘉映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0,95,共8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伦理学:问题与思考"(项目号:71100365)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资助
关键词 先天 先验 超验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陈晓平.休谟问题与先验范畴[J].哲学研究,2008(5):79-84. 被引量:8
  • 2贺麟.康德译名的商榷.东方杂志,1936,(17).
  • 3张东荪.康特哲学之专门名词.研究与进步,1939,(1).
  • 4余又荪.《日译学术名词沿革》[J].文化与教育旬刊,1935,(70).
  • 5沈国威.日本的兰学译词与近代汉字新词的创新[A].中国学术(第3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6王国维.静安文集[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
  • 7云庄.康德诞生二百年纪念号弁言.学艺,1924,.
  • 8桑木严翼.康德与现代哲学[M].余又荪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 9范寿康.康德知识哲学概说.学艺,1924,.
  • 10熊伟.先验与超验[A].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92页.
  • 22000年,《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3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45页.
  • 4蓝公武译.“构成的原理”和“统制的原理”.2005年,第381-382页.
  • 5韦卓民译.“组织性的原则”和“限定的原则”.2000年,第478页.
  • 6李泽厚译.“构成原理”和“范导原理”.第213页.
  • 7庞景仁译.“构成性原则”和“制约性原则.1978年,第137、114页.
  • 8邓晓芒译.“构成性原则”和“调节性原则”.2004年,第417页.
  • 92004年:《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 102005年:《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7

  •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 2贺麟.康德译名的商榷.东方杂志,1936,(17).
  • 3张东荪.康特哲学之专门名词.研究与进步,1939,(1).
  • 4郑昕.康德的知识论.大陆杂志,1933,(2).
  • 5桑木严翼.康德与现代之哲学[M].余又荪,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 6余又荪.日译学术名词沿革(续).文化与教育,1935,(70).
  • 7文炳,陈嘉映.日译名“超越论的”与“超越的”源流考[J].世界哲学,2011(1):132-14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