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苦荞麦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应用
被引量:
7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它既能食用,又能防病、治病,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者
赵钢
唐宇
马荣
机构地区
四川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农牧产品开发》
1999年第7期17-18,共2页
Agriculture Products Development
关键词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苦荞麦
分类号
S517.09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618
引证文献
70
二级引证文献
873
参考文献
5
1
赵钢,唐宇.
保健食品苦荞麦[J]
.家庭医学(上半月),1995,0(4):35-36.
被引量:9
2
赵钢,唐宇.
同源四倍体苦荞新品系与原种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J]
.科技通报,1994,10(5):321-325.
被引量:18
3
郎桂常.苦荞化学杨份和营养特性.中国荞麦科学研讨论广集[M].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203-207.
4
何玲玲.苦荞及其制品[J].荞麦动态,1998,7(1):30-33.
5
赵钢,唐宇,郭灵安.
荞麦生产的巨大潜力[J]
.大自然探索,1990,9(3):61-6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7
1
谭萍,王玉株,李红宁,张萍,赵饮虹.
十种栽培苦荞麦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研究[J]
.种子,2006,25(7):46-49.
被引量:12
2
姜金仲,李云,程金新.
植物同源四倍体生殖特性及DNA遗传结构的变异[J]
.遗传,2006,28(9):1185-1190.
被引量:12
3
杨敬东,郭露穗,邹亮,胡一冰,赵钢.
高药用价值多倍体苦荞麦诱导及特性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180-183.
被引量:12
4
田秀红,任涛.
苦荞麦的营养保健作用与开发利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3(10):44-46.
被引量:38
5
姜金仲,郝晨,李云,张国君,贺佳玉.
四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及其成熟表型变异[J]
.林业科学,2008,44(6):34-38.
被引量:10
6
王安虎.
苦荞麦同源四倍体与原种二倍体主要生理指标比较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2):93-95.
被引量:2
7
程琳娟,孙启发,周坚.
苦荞麦保健蛋糕的研究[J]
.粮食加工,2010,35(2):75-77.
被引量:6
8
程琳娟,孙启发,周坚.
苦荞麦保健蛋糕的工艺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2010,18(4):34-35.
被引量:3
9
牛保山.
浅谈苦荞麦的栽培技术及其开发利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2):145-147.
被引量:6
10
郭铁筝,潘国卿,杨永生,赵治国.
内蒙古荞麦及荞麦制品生产、加工、出口状况浅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0(4):15-1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18
1
毛盛贤,刘来福,黄远樟,冯新芹.
冬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J]
.遗传,1979(5):26-30.
被引量:70
2
杨明君,郭忠贤,杨媛,陈有清.
我国荞麦种植简史[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5):85-86.
被引量:14
3
龚魁杰.
我国杂粮食品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10(6):33-34.
被引量:11
4
周元成.
关于荞麦生物类黄酮的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131-133.
被引量:12
5
胡银岗,冯佰利,周济铭,柴岩.
荞麦遗传资源利用及其改良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101-109.
被引量:19
6
王敏,魏益民,高锦明.
两种荞麦籽粒营养保健功能物质基础的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z1):158-162.
被引量:12
7
万素梅,胡守林,张波,黄庆辉,王龙昌.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及营养成分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1):14-17.
被引量:35
8
熊双丽,李安林,任飞,金虹.
苦荞和甜荞麦粉及麦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J]
.食品科学,2009,30(3):118-122.
被引量:38
9
晏丽,张银志,王淼,赵建新,孙秀兰.
自然发酵黄豆酱生产过程中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动态分析[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3):271-275.
被引量:19
10
小菁.
荞麦[J]
.国际贸易,1984(9):28-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0
1
王红育,李颖.
荞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食品科学,2004,25(10):388-391.
被引量:139
2
刘萍,张东送,吴雅静.
我国苦荞麦的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食品科学,2004,25(11):361-363.
被引量:23
3
李春和.
黑苦荞无糖面包工艺研究[J]
.农技服务,2012,29(3):349-351.
被引量:3
4
周昇昇,赵玉生.
我国杂粮深加工初探[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05,12(5):6-8.
被引量:8
5
邓琳琼,黄云华,刘拥军,时功荣,吴春雁,陈庆富.
普通荞麦(Fagopyru m esculentum)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6):705-709.
被引量:3
6
周昇昇,赵玉生.
荞麦绿豆蛋白饮料的研制[J]
.食品工业,2006,27(2):29-31.
被引量:4
7
周昇昇,李磊,赵玉生,陈国亮.
苦荞面包的加工及其降血糖功能初探[J]
.粮食加工,2006,31(5):54-57.
被引量:6
8
周昇昇,李磊,赵玉生,陈国亮.
苦荞麦面包的加工研究及其降血糖功能初探[J]
.中国粮油学报,2006,21(6):62-66.
被引量:15
9
禹配琴,肖国良.
荞麦蛋糕的研制及其保质期的研究[J]
.食品工程,2006(4):52-56.
被引量:8
10
万丽英.
贵州高海拔山区播种密度对苦荞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3):29-3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873
1
尹桂芳,李春花,孙道旺,卢文洁,王艳青,王莉花.
苦荞麦不同部位干燥后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及薄壳性状关联SSR引物筛选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6):69-73.
2
周美亮.
荞麦生物育种现状与展望[J]
.中国基础科学,2022(4):37-41.
被引量:4
3
王丹,张永清,张萌,薛小娇,李平平,张文燕,梁萍,赵刚.
根土空间对藜麦根系冗余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29(4):979-986.
4
林丽,郭玉环,杜争.
膨化工艺技术对中药炮制及其药理活性影响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1):107-110.
被引量:2
5
韦汉群.
荞壳平菇菌糠在建昌黑山羊饲料中的应用研究[J]
.畜禽业,2007,18(10):65-66.
被引量:3
6
宋莲军,赵秋艳,乔明武,王惠荣.
高含量荞麦面条的品质改良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2):28-29.
被引量:30
7
陶明,冯静,刘洪.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苦荞麦制品中的微量元素[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1163-1165.
被引量:4
8
张忠慧,黄卫宁.
荞麦多酚分子结构及荞麦特有性质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4,17(9):10-13.
被引量:8
9
贾玮玮,刘敦华.
宁夏荞麦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09,9(1):1-4.
被引量:10
10
高云涛,李干鹏,李正全,唐光阳,张宝通.
超声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苦荞麦苗中提取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110-113.
被引量:35
1
纪冬辉,王义,王昱,王康宇,蒋世翠,张美萍.
食药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83-4286.
被引量:2
2
兰静宇.
仁用杏高效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科技,2007(12):26-27.
3
王兴录,赵国臣,李哲,李玉环,徐海玉,郑毅.
吉林省芦笋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26(1):17-18.
被引量:1
4
潘卉,李秋平.
月见草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专业户,2004(4):20-20.
5
苹果的功效与作用[J]
.中等职业教育,2010(21):25-25.
6
张雪超.
北虫草标准化栽培新技术[J]
.吉林农业,2009(3):34-35.
被引量:1
7
王燕飞,刘华君,张立明,杨洪泽.
栽培甜菜的种类及利用价值[J]
.中国糖料,2004,26(4):43-46.
被引量:24
8
张玉玲.
养甲鱼效益高前景佳[J]
.农村科技开发,1994(4):39-39.
9
刘爱群,邵则夏,陆斌,姚京洲.
云南荚蒾果实的开发利用[J]
.西部林业科学,1995,31(3):36-40.
被引量:6
10
刘生荣.
温室绿芦笋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08(9):17-17.
被引量:2
农牧产品开发
199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