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筑基础隔震结构设计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现行规范和规程中隔震结构设计分析,提出了基础隔震结构两阶段设计法,并运用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作者
廖春华
机构地区
广西钟山县城乡规划设计室
出处
《建设科技》
2011年第9期83-83,共1页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建筑基础
隔震结构
两阶段设计法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杨迪雄,李刚,程耿东.
隔震结构的研究概况和主要问题[J]
.力学进展,2003,33(3):302-312.
被引量:26
2
毛利军,李爱群.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体系研究进展[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4):26-2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苏经宇,曾德民.
我国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21(S1):94-101.
被引量:101
2
李大望,周锡元,霍达,李桂青,王东炜.
FPS隔震结构的性态和地震反应分析[J]
.工程抗震,1996(1):6-9.
被引量:28
3
唐家祥.建筑结构基础隔震[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5-219.
4
[8]L.Su,G.Ahmadi and I.G. Tadjbakhsh,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rformances of various base-isolation systems : part Ⅰ:shear beam structures,J.Eng.mech.Div,ASCE,1989.
5
[9][日]武田寿一主编,纪晓惠, 等译. 建筑隔震防震与控震[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
[10][日]日本免震协会,叶列平译. 图解隔震结构入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
[13]毛利军,李爱群.结构竖向震动控制研究[C].第六届地震工程会议论文,2002.11.
8
洪峰,王前信.
滞变-摩擦基底隔震系统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17(3):1-8.
被引量:5
9
李建中,袁万城,范立础.
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J]
.土木工程学报,1998,31(3):47-54.
被引量:29
10
李大望,霍达,金焰,李海领.
基于动力可靠性分析的滑移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18(4):118-130.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8
1
杨迪雄,李刚,程耿东.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2):119-124.
被引量:90
2
李宏男,李军,宋钢兵.
采用压电智能材料的土木工程结构控制研究进展[J]
.建筑结构学报,2005,26(3):1-8.
被引量:16
3
赵亚敏,苏经宇,马东辉.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标准化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06,22(1):37-41.
被引量:6
4
李雨阁,袁秀霞,张新中.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及其应用[J]
.甘肃科技,2007,23(5):150-154.
被引量:4
5
商昊江,祁皑.
基础隔震技术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J]
.福建建筑,2007(9):28-29.
被引量:5
6
孙柏锋,潘文.
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建筑结构设计方法与应用[J]
.世界地震工程,2007,23(4):139-142.
被引量:9
7
关桂兰.
浅谈建筑隔震结构设计[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17):29-29.
被引量:1
8
钟阳,张辉.
隔震结构设计问题研究[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31(4):87-90.
被引量:7
9
吴曼林,谭平,叶茂.
建筑工程中结构振动控制研究应用综述[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7(4):19-26.
被引量:9
10
郑建勋,潘文.
昆明新机场航站楼隔震支座安装工艺研究[J]
.施工技术,2010,39(6):102-103.
被引量:5
1
吴继军.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的隔震结构设计[J]
.江西建材,2014(3):33-33.
2
骆红梅.
刍议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
.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8):59-59.
3
王广宇,孙柏锋.
基础隔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
.山西建筑,2008,34(31):68-69.
被引量:1
4
孙柏锋,潘文.
隔震结构两阶段设计法[J]
.山西建筑,2008,34(7):9-10.
5
褚青青,孙柏锋.
高层隔震设计在高烈度地区的应用[J]
.建筑结构,2010,40(S2):72-74.
6
曾德民,苏经宇,樊水荣,马东辉.
建筑基础隔震技术系列讲座之一建筑基础隔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概况[J]
.工程抗震,1996(3):37-41.
被引量:24
7
郭天德,段碧霞.
建筑基础隔震的动力分析法[J]
.应用力学学报,1992,9(3):124-127.
被引量:1
8
孙柏锋,潘文.
多层隔震结构两阶段设计法[J]
.世界地震工程,2008,24(3):150-153.
被引量:10
9
庞云鹏.
建筑基础隔震设计与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9):34-34.
被引量:2
10
张强强,潘文,白羽,孙柏锋,宋景旭.
基于新抗规隔震结构两阶段设计法[J]
.低温建筑技术,2013,35(1):82-84.
被引量:1
建设科技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