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微博时代电视国际报道的深度突围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国际报道的参照系,其变化必然影响中国媒体的定位以及受众对媒体的需求与期待。
作者 潘林华
出处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6,共3页 The Pres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4

  • 1郭光华,朱祖纯.中西深度报道比较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4(4):193-195. 被引量:6
  • 2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7,29(4):19-23. 被引量:194
  • 3李小曼.《论都市报发展的重新定位》,http://www.cnhubei.com/200412/ca633712.htm.
  • 4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8月,第1页.
  • 5《媒介文化的“视觉转向”及其传播策略》,http://clubtaskcn.com/archiver/?tid-4204.html
  • 6“媒介责任”2006中国媒体评说七日谈(一).
  • 7展江,王征,王涛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8邓科.《后台》(第二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 9邓科.《后台》(第一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 10[美]谢丽尔·吉布斯,汤姆·瓦霍沃.《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共引文献21

同被引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