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按照现有的分类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细胞膜稳定剂,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等四类。但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学的深入研究,发现除上述经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有一些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称之为“非抗心律失常药物”。且这些药物副作用小,已被广泛临床应用。本文将就其应用范围、药理作用机理及用法等作一介绍。
作者 胡丹
出处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4期302-302,共1页 Medical inform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孙广辉,包世宏.辅酶Q_(10)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内科杂志,1990,10(1):48-49. 被引量:9
  • 2Greeberg SM,Frishman WII Coenzyme Q10:ANew drug for myocardial ishemia Med Clin North Am,1998,72(1):243.
  • 3程惠明 杜福昌 王陵等.辅酶Q10口服胶囊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59例.新药与临床,1987,6(3):154-154.
  • 4杨钧.三磷酸腺苷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中国厂矿医学,1992,5(1):18-18.
  • 5王永祥.烟酰胺抗心律失常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新药与临床,1987,6(6):350-350.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