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向格义与《伤寒论》六经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反向格义是以西方的概念解释中国本土术语的一种诠释方法。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进行,被广泛用于中国传统经典的解读与诠释。借用反向格义这一理论与方法,分析其在《伤寒论》六经研究中的运用情况,探讨对于六经诠释及中医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作者
张涛
陈明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0-982,共3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格义
反向格义
伤寒论
六经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张汝伦.
邯郸学步,失其故步——也谈中国哲学研究中的“反向格义”问题[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44(4):60-76.
被引量:37
2
刘笑敢.
“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诠释为例[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2):76-90.
被引量:100
3
芮沃寿.中国历史中的佛教[M].常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7.
4
王慎轩.从巴甫洛夫学说来研究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证治法则[J].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7):16.
5
程磐基.从逻辑学角度对《伤寒论》六经病的探讨.辽宁中医杂志,1983,7(6):8-8.
6
杨麦青.
从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看《伤寒论》六经学说[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3):10-12.
被引量:6
7
廖子君.
从现代系统论看《伤寒论》六经体系[J]
.国医论坛,1992,7(3):1-4.
被引量:2
8
唐晓峰.
“反向格义”与中国地理学史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46(2):81-91.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86
1
刘立群.
“本体论”译名辨正[J]
.哲学研究,1992(12):72-74.
被引量:22
2
刘笑敢.
“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诠释为例[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2):76-90.
被引量:100
3
刘笑敢.《"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收入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36页.
4
谭其骧.《悼念王庸先生》[J].地理学报,1956,22(3):261-266.
5
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李旭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6
徐光台.《“自然知识儒学化”:通过自然知识在“格物穷理”中的地位来看朱熹与利玛窦的历史关连》,钟彩钧主编.《朱子学的开展--学术篇》,汉学研究中心丛刊·论著类第8种,台北:汉学研究中心编印,2002年,第161-195页.
7
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叶光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8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1954.
9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年.
10
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陈立夫主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1976年.
共引文献
147
1
李宜.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委探讨[J]
.哲学评论,2019(1):19-37.
2
任蜜林.
中国哲学“自我”觉醒的历程——四十年来中国哲学研究之反思[J]
.中国儒学,2020(1):226-257.
3
袁晓晶.
以气养身:孟子的气论与身体[J]
.中国儒学,2020(1):62-72.
4
卞清波.
从出世到超世:支遁逍遥新义及其思想史意义再探[J]
.宏德学刊,2022(2):89-104.
5
魏后宾,张岂之(指导),谢扬举(指导).
格义与反向格义:文化融合的两条进路[J]
.思想与文化,2019(1):413-425.
6
刘雅君.
普遍政治秩序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话语重构——以贡献制的体制功能为线索[J]
.社会科学,2021(6):150-160.
被引量:4
7
姜岩.
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J]
.中国科技纵横,2018,0(14):239-240.
8
陈九双.
现代西方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探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3):31-34.
9
方东行.
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与思路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4):3-5.
被引量:1
10
方东行,刘立公,徐敏.
张仲景学说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0):773-775.
同被引文献
1
1
朱庆之.
从魏晋佛典看中古“消息”词义的演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74-8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刘超武,张涛,王泓午,张国骏.
《伤寒论》“消息”的诠释学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2):1632-16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石秀琰,张明春,许迎,张涛.
《伤寒论》中消渴的诠释学研究[J]
.中医学报,2022,37(10):2070-2072.
被引量:3
1
何任.
重温中医典籍认真继承创新(之四)[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6):11-12.
2
葛飞,季瑜,孙志广,朱时林,代海峰.
健肠Ⅰ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其机制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213-216.
被引量:13
3
王立.
“治病求本”刍议[J]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5,2(1):52-54.
4
达人.
传统经典品种——藿香正气软胶囊[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6):30-30.
5
让老花来慢点[J]
.健康人生,2008(1):27-27.
6
申俊龙,马洪瑶.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语境及路径分析[J]
.中医杂志,2013,54(24):2076-2081.
被引量:27
7
宋玉洁.
“心肾相交”概念之辨析[J]
.吉林中医药,2007,27(1):3-3.
被引量:5
8
金凌,马洪瑶,王中越,申俊龙.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困境分析及时代机遇[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6):120-122.
被引量:6
9
李曦明,张庆荣.
中医术语“津液”的英译浅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817-3818.
被引量:1
10
傅维康.
“日用多助”说大蒜[J]
.家庭用药,2005(5):54-55.
中医杂志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