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经济体制评价标准的探讨及应用——生产力与幸福度“双标准”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直以来,比较经济学把经济绩效作为经济体制的最终评价标准。然而,正如建立怎样的制度和体制不是目的一样,发展生产力本身也不是最终目的,归根结底,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人民生活、实现人民幸福的最重要手段。因此,文章提出,对经济体制的评价标准应采用生产力和幸福度"双标准",并且有两种思路一是两项标准分类设置;二是两项标准混合设置。文章认为,通过采用这种"双标准",可以对经济体制进行评价,从而借鉴和吸收优越的体制,改革和完善自己的体制。
作者 张仁德
出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5,共15页 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环球时报》,2010:“不丹人没以前幸福了”,《中老年时报》转载,2010-07-26.
  • 2新华社,2010:“基尼系数超0.5可能引致社会动乱”,《经济参考报》,2010-05-21.
  • 3理查德.莱亚德,庞娟.幸福是什么? 我们是否越来越幸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4):11-17. 被引量:7
  • 4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发布.“幸福星球指数”.
  • 5荷兰鹿特丹伊拉斯漠大学《世界幸福数据库》.
  • 6张树华.《苏联解体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社会科学报》2007年4月19日.
  • 7新华社:基尼系数超0.5可能引致社会动乱,《经济参考报》,2010年5月21日.

共引文献7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