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肃陇南黑热病1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陇南川北是黑热病疫源地之一,每年都有新的感染者。该区域黑热病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四季散发、春夏增多,男多于女,农村高于城镇,感染主要对象为16岁以下儿童,不规则热多见,肝脾肿大、贫血显著,骨髓象呈特征性改变,治疗中用斯锑黑克的剂量不低于220~240mg/kg体重。
作者
王兴武
李瑛
机构地区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甘肃省陇南地区人民医院
出处
《地方病通报》
1999年第3期104-105,共2页
Endemic Diseases Bulletin
关键词
黑热病
诊断
治疗
甘肃
分类号
R531.6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1
苏先旭,王茹.
小儿黑热病51例误诊分析[J]
.实用儿科杂志,1992,7(6):329-330.
被引量:1
2
王兴武.
黑热病49例临床分析[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1,9(2):110-111.
被引量:1
3
王兴武 赵思育.大剂量锑剂治愈幼儿黑热病复发1例[J].地方病通报,1993,8(1):48-48.
4
熊光华,金长发.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垂直分布及其与黑热病关系的研究[J]
.地方病通报,1989,4(4):15-21.
被引量:21
5
王兴武,地方病通报,1993年,8卷,1期,48页
6
苏先旭,实用儿科杂志,1992年,7卷,2期,97页
共引文献
20
1
熊光华,金长发,陈信忠,洪玉梅,苏忠伟,刘丕宗,陈生邦,任文蔚,魏露生,李万宏,袁海树,张勇.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生物学及其与人、犬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关系的研究[J]
.武夷科学,1992,9(1):7-18.
被引量:15
2
金长发,何生全,洪玉梅,李国茹.
防制中华白蛉对控制内脏利什曼病的效果追踪[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22(6):338-339.
被引量:6
3
熊光华,金长发,陈信忠,苏忠伟,洪玉梅.
家犬药浴防治中华白蛉的观察[J]
.地方病通报,1994,9(2):32-34.
被引量:15
4
金长发,熊光华,洪玉梅,苏忠伟.
溴氰菊酯药浴阳性鼠阻断内脏利什曼病传播的实验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12(4):300-302.
被引量:1
5
熊光华,金长发,洪玉梅,苏忠伟,薛培泽,谢维宽,张安治,李国茹,高斌.
家犬溴氰菊酯药浴阻断内脏利什曼病传播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5,13(3):178-181.
被引量:18
6
熊光华,金长发.
白蛉栖性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6,24(4):293-298.
被引量:20
7
金长发,洪玉梅,熊光华.
中国犬源性和野生动物源性内脏利什曼病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7,34(5):227-230.
被引量:12
8
张勇.
四川省九寨沟县中华白蛉调查[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7,34(5):240-241.
被引量:4
9
杨曼尼,马雅军.
我国白蛉的分类现状[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8,35(1):46-49.
被引量:4
10
张丽,樊勇,马雅军.
中华白蛉微卫星DNA序列的分离和多态位点筛选的初步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27(6):503-50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吴远祥,李国茹,高斌,陈玉芳,廖昌义.
四川省黑热病病人死因分析[J]
.地方病通报,1995,10(3):47-47.
被引量:2
2
姜林春,刘家应,高原.
骨髓涂片检查诊断黑热病1例[J]
.检验医学,2005,20(5):503-503.
被引量:3
3
吴远祥 陈敏.儿童黑热病治疗的几个问题[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4,2(4):40-40.
4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1,640-641.
5
吴远样 陈敏.儿童黑热病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4,2(4):40-41.
6
Behman,R.E.主编.尼尔逊儿科学.第16版.英文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1,1041~1044.
7
王振法编.血液病诊断与图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1997,23.
8
王敬爱.
小儿黑热病15例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1999,12(1):14-14.
被引量:4
9
段明,李彦,李黎,蒋朝东.
黑热病25例临床分析[J]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2000,8(1):32-32.
被引量:2
10
马莹,胡孝素,K.P.Chang.
Dipstick法诊断黑热病患者28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18(4):252-25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段明,李黎,李彦.
黑热病65例临床分析[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6,4(1):20-21.
被引量:6
2
罗新辉,陈雪莲,岳阳.
31例黑热病的诊断分析[J]
.新疆医学,2006,36(5):181-183.
被引量:4
3
赵红光.
骨髓涂片检查诊断黑热病6例[J]
.农垦医学,2011,33(3):286-28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罗泽民,陈丽洁,陈昌辉,刘海婷,张宜富,叶飘,黄勇,张舒薇.
小儿黑热病19例[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1715-1717.
被引量:14
2
周小平,席亚莉,韩梅英.
黑热病1例报告[J]
.传染病信息,2008,21(6):383-384.
被引量:2
3
康兴,刘焱斌,刘凯,吕晓菊.
黑热病86例临床分析[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4):241-243.
被引量:14
4
夏洪娇,陈波,彭可君,刘剑荣.
利什曼病误诊的系统评价及降低其误诊率探讨[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94-196.
5
陈亘志,彭贤贵,王平,刘国红.
2例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骨髓象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8):898-898.
6
张宗霞,王瑞,张铭光,李罗红.
黑热病护理一例[J]
.华西医学,2013,28(6):846-847.
被引量:2
7
潘玉玲,康慧媛,刘改霞,刘源,李绵洋,王成彬.
黑热病3例误诊报告[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6):627-629.
被引量:5
8
伏媛,魏小芳,赵英玲,王东萍,张启科.
黑热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5,28(3):434-435.
被引量:1
9
雷飞飞,李儒贵,李芳,谭华炳.
黑热病夫妻患者合并脾梗死临床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0(2):135-138.
被引量:5
10
蒋莉娟,杨利拥,廖兵.
黑热病合并地中海贫血1例报道[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21):3067-3069.
被引量:1
1
李黎,段明,李彦,蒋朝东.
斯锑黑克治疗黑热病诱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报道[J]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2001,9(3):115-115.
被引量:1
2
易有云,王文兰.
脂质体──斯锑黑克抗仓鼠内脏利什曼病的靶向治疗试验[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3(C01):22-26.
3
邓智杰,林嘉.
昆明市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2例报告[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0,28(4).
被引量:2
4
尹兆青,王显能.
因输血致艾滋病(AIDS)死亡1例[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B06):331-331.
5
赖新来.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分析治疗[J]
.特别健康(下),2013(12):96-97.
6
应怀昌,王华.
老年性肠结核诊治1例体会[J]
.医学信息,2011,24(23):754-754.
7
卢利民,董卫华.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
.河北医药,2009,31(14):1741-1742.
被引量:10
8
周东河.
218例伤寒临床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06,30(4):272-273.
被引量:1
9
熊光华,金长发.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垂直分布及其与黑热病关系的研究[J]
.地方病通报,1989,4(4):15-21.
被引量:21
10
熊光华.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种型垂直分布及其与黑热病关系的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1994,28(5):26-26.
地方病通报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