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胃蛋白酶原亚群在胃癌及其术后血清含量变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胃粘膜可分泌两种免疫活性不同的胃蛋白酶原亚群,即胃蛋白酶原Ⅰ、Ⅱ(pepsinogenⅠ、Ⅱ,PGⅠ、PGⅡ),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1,2],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含量下降。本文运用放免法,对胃癌及其手术前后、术后复发患者血清PGⅠ、PGⅡ含量...
作者
吕国强
肖志坚
沈安东
俞宪明
蒋孟军
金坚
马荣赓
机构地区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5-266,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亚群
胃癌
手术后
血清
含量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21
参考文献
3
1
金妮 沈铭昌.胃蛋白酶原在胃癌及癌前变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病理杂志,1991,2:84-86.
2
金妮,中华病理学杂志,1991年,2卷,84页
3
Huang S C,Gann,1988年,79卷,1139页
同被引文献
72
1
范振符,范飞舟,杨剑,陈智周.
肿瘤相关胰蛋白酶原-2的研究进展[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11(2):105-107.
被引量:2
2
蒋孟军,肖志坚,张荣军,蔡刚明.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与胃泌素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11(3):131-133.
被引量:24
3
周力,张文田,黄永辉,佃雪辉,唐培兰,沈祖楹.
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浓度的放免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贵州医药,1994,18(1):10-11.
被引量:5
4
房殿春,刘为纹.
8种肿瘤相关抗原在活检胃粘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J]
.内镜,1994,11(5):259-262.
被引量:3
5
袁媛.
辽宁省庄河地区胃癌高发现场高危人群综合防治研究[J]
.中国肿瘤,2005,14(5):307-311.
被引量:18
6
任军,樊代明,周绍娟,张学庸,杨安钢,李明峰,陈峥.
免疫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建立及其对胃癌细胞上MG_7-Ag的检测[J]
.中华肿瘤杂志,1994,16(4):247-250.
被引量:20
7
陈李华,黄象谦,吴琳,黄乃侠,黄怀德,王开明,彭清壁,朱志建.
胃癌MG_7抗原表达的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J]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5,24(1):18-20.
被引量:3
8
邬战勇,谭壮忱,秦晓华,陆忠凯.
胃镜下胃黏膜结节样隆起与幽门螺杆菌和病理之间的关系[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6):449-450.
被引量:3
9
程兆明,缪才良,张宇川,徐德选,曹金星,杨根元.
血清中胃蛋白酶原对胃癌的诊断价值[J]
.镇江医学院学报,1996,6(1):77-78.
被引量:4
10
李红梅,宁佩芳,袁媛.
不同胃黏膜疾病胃蛋白酶原C组织原位表达与胃蛋白酶原血清学检测水平的比较[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20):2473-247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8
1
薛世林.
血清胃蛋白酶原作为一种胃癌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4(4):24-25.
被引量:6
2
周红凤,刘丹,吴瑾,王雯.
胃蛋白酶原和胃癌相关抗原与胃癌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7):1940-1946.
被引量:30
3
高海燕,于秀艳,汪杰.
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测定对胃癌的诊断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9):1250-1250.
被引量:8
4
张艺,张珏,严子禾,龚镭,马智鸿,朱岚,黄飚.
胃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2、CEA、CA50、CA242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6):1116-1118.
被引量:14
5
钱丽佳,李玉明.
胃蛋白酶原在胃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3):224-228.
被引量:6
6
程兆明,张宇川,陈定騊,缪才良,陈琳娜,李龙.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的放免测定对胃癌及其它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J]
.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11(2):150-152.
被引量:19
7
程兆明,李龙,陈琳娜.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与胃泌素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32-34.
被引量:39
8
张慧蓉.
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4):59-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1
1
薛世林.
血清胃蛋白酶原作为一种胃癌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4(4):24-25.
被引量:6
2
林惠忠,陈磊,李晓川,周东风,崔京远.
胃蛋白酶原及其亚群与CA72-4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J]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4):1505-1508.
被引量:17
3
杨利剑,欧阳静萍,王红玲.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血清PG测定及意义[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1):15-17.
被引量:2
4
方文珠,唐任光.
胃癌患者血清CEA、胃泌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2005,33(3):270-271.
5
徐瑞龙,祝福春,胡轶,胡少龙.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J]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5):411-412.
被引量:9
6
冯丽华,文玉萍.
胃泌素、胃泌素受体及其拮抗剂与胃癌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5,26(5):629-631.
被引量:1
7
宋文华,刘弋,焦贤春.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糖蛋白抗原72-4、单抗MG7相关抗原对胃癌诊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2006,29(7):34-36.
被引量:6
8
曹勤,冉志华,萧树东.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筛查萎缩性胃炎和胃癌[J]
.胃肠病学,2006,11(7):388-394.
被引量:113
9
陈磊,林惠忠,李晓川,周东风,崔京远.
胃蛋白酶原及其亚群对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J]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5):435-436.
被引量:12
10
宫月华,孙丽萍,袁媛.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骨桥蛋白联合筛查胃癌的应用价值[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691-693.
被引量:13
1
蒋志军,刘冰梅.
血清CEA,CA19-9,CA242及胃蛋白酶原亚群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J]
.云南医药,2009,30(6):639-640.
被引量:3
2
姜相君,高玉强.
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71-72.
被引量:5
3
姜相君,林惠忠,吕梅,宋琳琳.
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癌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早期预测的研究[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8,11(5):399-401.
被引量:6
4
刘琪.
青海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研究[J]
.高原医学杂志,2013,23(2):27-30.
被引量:3
5
徐瑞龙,祝福春,胡轶,胡少龙.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J]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5):411-412.
被引量:9
6
程兆明,张宇川,陈定騊,缪才良,陈琳娜,李龙.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的放免测定对胃癌及其它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J]
.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11(2):150-152.
被引量:19
7
郑洪,赵学群,禹玺,陶家驹.
三种肿瘤标记物在肺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J]
.肿瘤防治杂志,2002,9(5):523-524.
被引量:11
8
陈冻伢,曹红艳.
慢性胃疾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观察及临床意义[J]
.浙江临床医学,2017,19(4):690-691.
被引量:4
9
雷勇.
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癌早期诊断预测的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5):441-442.
被引量:12
10
华香,乔海国.
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与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1):3047-3048.
被引量:5
中华消化杂志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