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谐音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华民族讲究和谐对称之美,讲究含蓄雅致的表达,讲究趋吉避凶,这样的心理状态反映在语言表达中就有了不同修辞手法的出现。这种心理在语言中的直接体现就是语音方面,这为谐音的运用与大量产生提供了可能。谐音有着特定的需要和效果,在言语表达过程中,它能够达到使话语生动、含蓄、幽默、新颖的效果。
作者
李旭新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文学院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46-147,共2页
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谐音
修辞
汉文化
民族心理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李华.
应该设立“谐音”修辞格[J]
.当代修辞学,1999(4):49-50.
被引量:10
2
戴昭明.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224,225,260.
共引文献
14
1
张夏.
析汉语谐音现象的表义模式[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7(4):50-53.
被引量:5
2
郑庆君.
汉语谋篇的谐音机制及其语篇模式[J]
.求索,2009(10):194-196.
被引量:5
3
苏向红.
试析词语模的性能[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88-91.
被引量:2
4
陈树千.
论对俄经贸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5):240-241.
5
李娜.
词里藏医——解读汉语词汇中的藏象智慧[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4):109-111.
6
程东真,王玲娟.
现代汉语不虞现象之语音因素探析[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3):12-16.
7
刘畅,徐彤.
汉语鬼神名称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5):97-98.
8
代建园.
生活语言中的调味剂——谐音[J]
.学语文,2019(4):91-93.
被引量:1
9
张丽红,王卫兵.
再论谐音的修辞学地位[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4):73-79.
被引量:3
10
胡剑波,黄家诚.
非线性概念整合视角下相声幽默话语的认知机制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45(1):105-111.
同被引文献
6
1
周成兰.
谐音现象蕴涵的文化信息——谐音现象的文化解读之一[J]
.社会科学家,2005,20(3):182-185.
被引量:7
2
郑博,王仲轲.
谐音现象中的文化成因[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2):71-73.
被引量:3
3
谢书鹏.
《红楼梦》中谐音双关的人名地名[J]
.当代修辞学,1991(1):32-33.
被引量:5
4
张乐金.
《哈姆雷特》双关语汉译的文本分析与策略评估[J]
.外国语文,2016,32(5):124-130.
被引量:6
5
夏莉.
汉语谐音的运用及其文化心理意义[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95-97.
被引量:13
6
王金波,王燕.
论《红楼梦》地名人名双关语的翻译[J]
.外语教学,2004,25(4):53-57.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2
1
石轶兰.
汉语谐音及其文化内涵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5):138-140.
被引量:5
2
孟凡玲,肖庚生.
英汉文学作品中谐音词的对比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9):113-1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魏旭.
汉字谐音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世界,2018,0(8):8-11.
被引量:2
2
郑琳.
从《语言与文化》看语言表现文化[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5(1):66-69.
3
郑琳.
从《语言与文化》看语言表现文化[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4):21-24.
4
卢欣,李旸,王素格.
融合语言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反讽识别方法[J]
.中文信息学报,2019,33(5):31-38.
被引量:12
5
银钰.
山西文化中的谐音现象及其文化内涵[J]
.经济师,2019,0(7):143-145.
6
朱桂花.
英汉文学作品中的人名谐音用字的寓意探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9):152-153.
1
李霖芳.
浅谈汉语中的谐音现象[J]
.北方文学(中),2013(2):162-162.
2
李智雋.
马来语和汉语的语言禁忌比较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1):147-148.
被引量:1
3
李倩.
再议汉语谐音词[J]
.北方文学(中),2013(3):152-153.
4
王洋.
汉语谐音探析[J]
.民族论坛,2007(12):46-47.
被引量:1
5
郑伟芬.
汉语谐音及其文化内涵[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13(2):71-72.
被引量:6
6
王苹.
汉语谐音表达的客观基础[J]
.修辞学习,2000(2):8-10.
被引量:27
7
刘瑞明.
也说复合词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及其理据性[J]
.陇东学院学报,2006,18(4):1-5.
被引量:1
8
周成兰.
谐音现象蕴涵的文化信息——谐音现象的文化解读之一[J]
.社会科学家,2005,20(3):182-185.
被引量:7
9
徐凤敏,赵艳驰.
汉语谐音现象及其民族性[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1-103.
被引量:2
10
石轶兰.
汉语谐音及其文化内涵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5):138-140.
被引量:5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