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并不多,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卒中单元、抗血小板治疗得到了认可,而脑保护治疗虽然经基础研究证实有效,但临床运用并没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源性给予脑保护药物常常作用于单一靶点,而脑缺血损害的病理生理涉及多个环节。
出处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7-360,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1061)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1196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