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想像性边界:刘三姐形象的文化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中国文化的"夷夏之辨"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都具有多样性文化并存的内涵,是中国多元文化融合的观念资源,依托于歌圩文化的现代刘三姐形象就具有了标识壮族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壮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边界。
作者
任旭彬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0-34,共5页
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
关键词
歌圩
刘三姐
边界
分类号
I042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6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顾有识.
试论历史上的壮汉互为同化[J]
.广西民族研究,1999(3):46-50.
被引量:18
2
张声震.
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J]
.广西民族研究,2003(1):38-54.
被引量:45
3
王保国.
“夷夏之辨”与中原文化[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5):150-153.
被引量:8
4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2003,24(1):8-13.
被引量:777
5
黄德昌.
儒家与夷夏之辨[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38-44.
被引量:8
6
任旭彬.
论“夷夏之辨”的二重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分析[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106-111.
被引量:2
7
陆晓芹.
“歌圩”是什么——文人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J]
.广西民族研究,2005(4):72-81.
被引量:23
8
覃乃昌.
试论拼音壮文推行困难的基本原因──以广西武鸣县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1995(2):107-11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谢天振.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
.外国语,1992,15(1):32-39.
被引量:109
2
手冢惠子.
武鸣桥北村歌圩的文化圈[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1(2):30-35.
被引量:3
3
蒙宪.
歌圩壮称的语言民族学探讨[J]
.民族研究,1988(3):37-45.
被引量:6
4
雷达.
“三月三”与“刘三姐”——丰富多彩的壮族民歌[J]
.中国音乐教育,1999,0(3):29-30.
被引量:3
5
.论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54..
6
.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54..
7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8.
8
刘向编.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9
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
大金德运议图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共引文献
868
1
钟文欣,徐未艾.
阐释学视角下《喧哗与骚动》汉译本译者主体性研究[J]
.现代英语,2024(5):102-104.
2
李晓庆.
从德曼的解构主义修辞理论看人才培养之路[J]
.现代英语,2022(24):94-97.
3
鲁雅萍.
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斯奈德寒山诗译本中的体现[J]
.现代英语,2020(22):61-63.
4
陈亚杰,王来.
接受美学视域下对古诗《登高》三个译本的对比研究[J]
.现代英语,2020(20):61-63.
5
江利超,丁志斌.
《围城》英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87-91.
6
徐雪英.
严复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刍议[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3(1):118-132.
被引量:1
7
袁斌业.
论译者译事中的关系和地位:新翻译权力论视角下的阐释[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2(1):84-96.
8
屈扬铭.
译者的立场、身份与决策——一个探究翻译决策的质的研究案例[J]
.话语研究论丛,2023(1):103-116.
9
徐新建,赵靓.
志地方:人类学写作的跨文化理念与实践[J]
.贵州社会科学,2023(3):98-106.
被引量:1
10
黄文富.
传统经典的重塑与演绎——刘三姐创意转化及彩调剧《新刘三姐》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6):137-144.
被引量:1
1
欧造杰.
刘三姐形象之我见[J]
.河池学院学报,2010,30(1):100-103.
被引量:1
2
黄浓娥.
醉人的那拔歌圩[J]
.民族文学,2008(2):101-102.
3
闭剑东.
儿时的夏夜[J]
.中国边防警察杂志,2013(7):47-47.
4
宋亚梅.
《歌仙》中的刘三姐形象的继承与创新[J]
.青年文学家,2014,0(1Z):29-29.
5
向先清.
歌圩:一种美生方式——兼论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9(4):41-44.
被引量:1
6
李正勇.
谫论壮族歌圩的现代价值[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6(2):58-62.
被引量:5
7
宋亚梅.
浅析《歌仙》中的刘三姐形象[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7):28-29.
8
苏绍荣.
苏绍荣诗词(十一首)[J]
.红豆,2008,0(8):85-86.
9
杨宁宁.
刘三姐形象演变探微[J]
.民族文学研究,1998,16(1):64-67.
被引量:12
10
周羽.
歌圩文化及其近代命运[J]
.百色学院学报,2010,23(6):54-59.
被引量:1
百色学院学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