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古炉》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秦腔》到《古炉》,贾平凹一直在延续着他博大而又细密的历史叙事。无论是被称为"农耕文明最后的挽歌"的《秦腔》,还是讲述文革记忆的《古炉》。
作者
李震
翟传鹏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9,共7页
关键词
叙事艺术
《秦腔》
历史叙事
农耕文明
文革记忆
当代作家
贾平凹
挽歌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贾平凹建议慢读(古炉):纯看故事看情节没意思》,《京华时报》,2011年1月21日,A52版.
2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第25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第440页.
4
见《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卡尔维诺 著,杨德友 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19页.
5
卡尔维诺著.《美国讲稿》,吕六同、张洁主编,萧天佑译.《卡尔维诺文集.美国讲稿》,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第344页,第340页.
共引文献
36
1
蔡丽.
呼吁“不平”的诗意叙事——从迟子建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左岸》说开去[J]
.当代文坛,2006(3):50-52.
被引量:3
2
马驰.
论文学的本质与审美意识形态[J]
.学术月刊,2006,38(7):117-122.
被引量:7
3
卢慧玲,江声玉.
文艺学探究性学习理论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06(11):167-168.
4
梁鸿.
恢复对“中国”的爱——论当代文学的批判主义历史观[J]
.当代文坛,2007(6):13-16.
被引量:2
5
冯鸽.
不同的文学史观与不同的文学史分期[J]
.文艺争鸣,2007(11):85-87.
被引量:2
6
计文君.
黛玉之“心证”——试论林黛玉形象的精神优美与精神病态[J]
.红楼梦学刊,2007(6):185-203.
被引量:4
7
雷鸣.
当代生态小说的审美迷津[J]
.文艺争鸣,2008(8):36-43.
被引量:5
8
计文君.
一树春风有两般——《传奇》与《红楼梦》继承关系再分析[J]
.红楼梦学刊,2009(2):91-109.
被引量:1
9
乔国强.
论韦勒克的文学史观[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3):74-87.
被引量:5
10
季中扬.
论作为文化研究关键词的神话概念[J]
.求索,2009(5):173-17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
1
高行健.意识形态与文学[EB/OL].[2011-07-10]http://blog.sina.com.zaifuliu.
2
沈从.文潜渊[M]//沈从文全集:12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32,34.
3
沈从文.烛虚[M]//沈从文全集:第12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9—10.
4
李遇春.
作为历史修辞的“文革”叙事——《古炉》论[J]
.小说评论,2011(3):23-32.
被引量:5
5
韩蕊.
《古炉》的视角和超越[J]
.小说评论,2011(3):40-4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党好收.
一种新的文革叙事方式——《古炉》蕴含的生活哲理[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103-106.
2
程华,李继高.
从现实王国向诗意王国的飞升——贾平凹新作《古炉》的思想价值[J]
.商洛学院学报,2012,26(1):7-1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程华.
贾平凹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综论[J]
.商洛学院学报,2012,26(5):31-37.
被引量:2
2
程华,李荣博.
秦腔声里知兴衰——论贾平凹作品中秦腔与文化的映照关系[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1):44-48.
被引量:6
3
谢莎莎.
狗尿苔形象及其文学价值探析[J]
.商洛学院学报,2015,29(3):17-20.
4
程华.
贾平凹与商洛文化[J]
.商洛学院学报,2016,30(1):1-6.
被引量:8
5
乔金果.
心法疗愈的智慧——从《古炉》善人“说病”与夏威夷疗法说起[J]
.商洛学院学报,2017,31(3):15-18.
1
王彬彬.
阶级斗争一“棒”就灵——我的“文革记忆”之一[J]
.上海文学,2000(1):64-68.
2
刘刚.
传统,如一缕清风远逝——评贾平凹的《秦腔》[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77-79.
3
王飞.
汉中一瞥[J]
.美文(上半月),2006,0(10):80-80.
4
王夫刚,夏午,薛舟,黄礼孩,余刃,单永珍,安石榴.
访谈录·当代诗歌的意象[J]
.延河,2012(6):120-136.
被引量:1
5
茹孝宏.
怀想水磨坊[J]
.雪莲,2009(4):81-84.
6
黄践.
峥嵘岁月沉淀后的万千思绪——老生代作家的“文革”抒写[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4):46-47.
7
贾平凹.
《古炉》后记[J]
.延河,2011(7):44-49.
被引量:1
8
师林.
论萧红《生死场》中的时间形式[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120-121.
9
贾平凹.
《古炉》[J]
.晚晴,2011(5):12-12.
10
金理.
历史深处的花开,余香犹在?——《古炉》读札[J]
.当代作家评论,2011(5):77-83.
被引量:6
小说评论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