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工程机械与维修》
1999年第11期83-83,共1页
Construction Machinery & Maintenance
共引文献54
-
1吴春祥.新经济增长下的税收收入探析[J].唯实,2001(2):30-32. 被引量:2
-
2常世旺.经济增长与地方税收入相关性分析——可税GDP概念的引申与应用[J].涉外税务,2005(1):19-22. 被引量:8
-
3张德志,王耀波.税收征收率 宏观税负 弹性系数关系分析[J].财政研究,2005,21(12):26-27. 被引量:1
-
4张社安.最优税收与促进经济增长[J].求索,2006(3):42-43. 被引量:4
-
5胡怡建,潘雷驰.1978~2006年我国税收增长率变动成因探索[J].税务研究,2007(3):3-13. 被引量:19
-
6潘雷驰.“可税与否”未改变我国GDP与税收的基本关系——基于1978~2005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7,33(7):17-30. 被引量:15
-
7王剑锋.经济因素在税收增长中贡献作用的估算:1997~2005[J].税务与经济,2007(6):71-77. 被引量:15
-
8李德森,许光建.中国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原因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7(12):73-77. 被引量:17
-
9宋鹏源.关于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2008(5):293-293. 被引量:6
-
10肖智,王银,王明恺.税收征管因素影响税收的计算分析[J].财会月刊(中),2008(5):38-39.
同被引文献7
-
1翁茂荣,袁云良.析配气相位对柴油机动力性的影响[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43-47. 被引量:2
-
2李世忠,辛宇.195系列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优化调整[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4(4):26-26. 被引量:1
-
3杭志坚,庞华廷,唐朝晖.CY6102BZLQ柴油机供油提前角试验研究[J].现代车用动力,2004(4):44-46. 被引量:4
-
4褚金泉.柴油机供油提前角测定方法之我见[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1996(1):30-32. 被引量:1
-
5周文德.论柴油机的供油时间及其调整[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61-63. 被引量:1
-
6赵奎翰,魏建勤,张惠明,息树和,刘文胜,李旺.供油提前角对直喷式柴油机喷雾、燃烧和碳粒变化历程的影响[J].内燃机学报,2000,18(1):17-19. 被引量:15
-
7谭影航.柴油机供油提前角与喷油提前角的区别及其检查和调整[J].浙江农村机电,2002(2):4-5. 被引量:1
-
1尧命发,许斯都,罗毅.直喷式柴油机燃用二甲基醚(DME)试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2,8(3):252-257. 被引量:11
-
2彭天鹏,文华,廖火木.生物柴油_柴油混合燃料的性能及放热规律试验研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09(4):28-31. 被引量:1
-
3门吉芳,潘宏侠.基于能量谱分析的柴油机故障诊断[J].起重运输机械,2010(9):61-65.
-
4胡毅,蒋德明,黄佐华,魏奇,王锡斌.供油提前角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J].内燃机工程,2005,26(4):1-4. 被引量: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