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应急防护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核能和核技术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核能的广泛应用也使核能给人类带来很多潜在的威胁.自美国"9·11"事件后,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利用核辐射技术制造核恐怖的可能性亦日趋增大,核辐射恐怖作为制造恐怖事件的手段之一而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作者
赵艳梅
张婷婷
杨丽梅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医学院卫生勤务学系部队防护医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449-452,共4页
China Journal of Emergency Resuscitation and Disaster Medicine
关键词
放射性散布装置
核恐怖
核应急
辐射防护
分类号
TL7 [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3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24
1
李伟,陈舒,江其生.
核辐射防护与救助的发展趋势[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4):402-404.
被引量:7
2
周爽,孙军.
核与放射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响应[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8):1420-1422.
被引量:6
3
FAO,IAEA,ILO,et al.Safety standards series No.GS-R-2,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for a nuclear and radiological emergency.Vienna:IAEA,2002.
4
IAEA.Joint radiat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plan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EPR-JPLAN(2004).Vienna:IAEA,2004.
5
IAEA.Genetic procedures for medical response during a nuclear or radiological emergency,EPR-EDICAL(2005).Vienna:IAEA,2005.
6
潘自强.
放射源安全管理中一些问题的讨论[J]
.辐射防护,2002,22(5):257-262.
被引量:45
7
薛一江,朱万红,汪剑辉.
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下的公众应急疏散[J]
.辐射防护通讯,2008,28(5):1-4.
被引量:4
8
"脏弹"恐怖计划.国防报.2002-06-18(8).
9
王善强.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及其应对策略[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24(1):97-103.
被引量:21
10
张天祝.
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研究[J]
.核安全,2009,8(3):6-1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83
1
闪淳昌.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上)[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1):5-8.
被引量:21
2
闪淳昌.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下)[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2):67-68.
被引量:10
3
刘长安,陈尔东,刘英.
核辐射突发事件的伤员分类[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1(2):81-87.
被引量:8
4
郭力生.
核事故医学应急的几个问题[J]
.辐射防护,1993,13(5):358-362.
被引量:3
5
刘长安,刘英.
电离辐射事故的特殊医学应急准备指南[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5,18(5):317-319.
被引量:3
6
刘长安,孙全富,李小娟,陈尔东,刘英.
γ源放射事故受照者呕吐开始时间与全身剂量关系[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5):409-411.
被引量:1
7
刘长安,姜恩海,贾廷珍.
对我国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现状的讨论[J]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13(1):36-40.
被引量:4
8
刘长安,刘英,耿秀生.
核与放射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小分队行动导则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2006,15(2):135-137.
被引量:4
9
王恒德.
针对核与辐射恐怖袭击的应急准备和响应[J]
.辐射防护通讯,2006,26(3):6-8.
被引量:13
10
郑启燕,施仲齐,王醒宇.
涉及放射袭击的若干概念和应急对策[J]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40(B09):204-20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7
1
姜国良,单广波.
石油化工企业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难点分析及对策建议[J]
.当代化工,2020(7):1537-1540.
被引量:3
2
陈爱,陈水广,王家玥,廖建华,周睿东,赖力明.
高精度放射源搜寻无人机辐射监测系统设计[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22,42(5):934-939.
被引量:1
3
黄超云,王晓涛.
浅议废旧放射源的管理[J]
.核安全,2009,8(1):17-21.
被引量:1
4
刘长安,雷翠萍,刘英,耿秀生.
医院核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预案要点[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7):430-432.
被引量:9
5
胡东风,艾国学,曹树林.
十堰市放射源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2004,13(3):178-179.
被引量:1
6
潘自强,陈竹舟,叶长青.
核和辐射恐怖事件后果的防护及其防范[J]
.核科学与工程,2005,25(1):1-13.
被引量:22
7
杨湘山,吕焱,李冰,杨晓光,刘洪阳,赵力.
新形势下的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对策[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7):44-47.
被引量:26
8
于涛,赵宏伟,孙冬生,张换珍,丁丽,王晓静.
对放射源安全管理中一些问题的初步探讨[J]
.辐射防护,2005,25(5):316-319.
被引量:3
9
刘鄂,张志伟.
新疆放射源应用及安全管理现状[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2):131-134.
被引量:1
10
濮庆福,张小毛.
从放射事故看如何完善放射源的管理[J]
.中国辐射卫生,2006,15(2):175-17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71
1
张庆红,曹军,胡玉珍,黄艳红,熊晓云,吕顺艳,韦耿泽.
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参与造血和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3):277-280.
被引量:10
2
张良安,王丹,徐志勇,戴光复,耿秀生,苏旭.
放射外照射事故剂量重建中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6):565-568.
被引量:5
3
党荣理,徐海山,王天祥,吕方成.
生物恐怖袭击应急救援演练的程序设计[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5,23(2):57-58.
被引量:5
4
刘家发,朱建如.
生物恐怖袭击的应急救援策略[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3):39-41.
被引量:5
5
代金明,林汝仙,王升启.
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抗辐射能力[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5,23(5):262-265.
被引量:12
6
夏志成,贾蓬,金丰年.
应对恐怖爆炸袭击建筑物防护的研究现状综述[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26(2):229-234.
被引量:9
7
周华胜,李冬伟.
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危害与应急处置[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24(2):57-59.
被引量:6
8
朱立贤,金征宇,罗欣.
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5):22-25.
被引量:25
9
金宏,高兰兴,许志勤,王宗印,徐登云,顾景范.
低剂量辐射对大鼠脏器及骨髓微核细胞的影响[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7,15(1):12-15.
被引量:2
10
刘素刚,艾辉胜.核与辐射医学防治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73.
引证文献
9
1
潘辉,焦小杰,耿杰,李伟,徐雷.
非战争军事行动"三防"医学救援医疗后送模式构想[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5):399-401.
2
徐冰心,王长振,李成林,高娇,韩宁,吴继华,李建忠,刘志国.
白藜芦醇对照射小鼠骨髓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705-707.
被引量:2
3
王昕,李玉文,马卫东,秦斌.
核与辐射事件现场快速剂量估算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0(5):392-394.
4
袁龙,苏旭.
核和辐射卫生应急监测平台构建及其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2014,11(6):7-10.
被引量:3
5
李泽,唐维平,王旭东,吴宣树.
核应急医学救援人才培训模式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7):602-604.
被引量:3
6
徐冰心,王长振,李成林,高娇,李建忠,化楠,周游,刘志国.
白藜芦醇对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0(12):1114-1116.
被引量:1
7
李泽,吴宣树,唐维平.
一线核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1):1048-1050.
被引量:14
8
范勇,王莹莹.
核生化爆恐怖袭击方式与预警[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39(2):167-171.
被引量:8
9
王梅,马得勋,蒋德娟,刘承军,殷爱民,刘书锋.
核应急医学救援危重伤员早期辐射防护方法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2018,27(4):366-36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赵昀波,赵汝庭,王健,张洪光,刘俊阁,张青森.
基层部队核应急医学救援演练的做法与体会[J]
.人民军医,2018,61(12):1108-1110.
被引量:11
2
徐冰心,王长振,李成林,高娇,李建忠,化楠,周游,刘志国.
白藜芦醇对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0(12):1114-1116.
被引量:1
3
王进,余宁乐,陈维.
江苏省国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与探讨[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6):342-344.
被引量:6
4
郑建兰.
信息平台在灾害救援物资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23(7):17-19.
被引量:3
5
李玉文,安佰京,雷翠萍,姜庆寰.
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人员能力考评要点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13(1):12-14.
被引量:7
6
宁志刚,陈召伟,丛春萍,丁晓艳.
核应急医学救援现场带污抢救工作的医护模块化初探[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6(8):467-469.
被引量:9
7
黄敏,许锡彬,周丽,石富元,何泽玮,温萍,刘德诚.
广西核与辐射事件卫生应急培训演练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6(11):601-605.
被引量:1
8
廖伟逸,王凤山.
地下工程应急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方法[J]
.指挥控制与仿真,2018,40(6):28-32.
被引量:1
9
黄波,龙颖,肖方竹,唐艳,李乐,何淑雅.
基于核应急能力培养的放射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1):853-855.
被引量:2
10
刘露阳,杨朝雯,刘蓬倩,成柯君,李亮,杨军.
核应急医学救援演练现场辐射侦检的思考[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5):273-278.
被引量:5
1
孟祥承.
爆炸物及毒品的探测技术[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3,23(4):371-379.
被引量:45
2
宋益澄,肖璋,胡国辉,夏益华,钱汉文.
核事故早期场外应急决策优化系统[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8,19(5):31-38.
3
常冰.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协议促进放射性材料的安全[J]
.国外核新闻,2005(8):28-28.
4
郑丝雨,葛楹,马卫江,李锦林.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辐射应急监测准备与响应[J]
.中国辐射卫生,2015,24(2):162-164.
被引量:2
5
李华成,周华胜,李冬伟.
浅谈武警防化兵分队对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处置[J]
.辐射防护通讯,2006,26(1):17-19.
被引量:3
6
王善强.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及其应对策略[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24(1):97-103.
被引量:21
7
ABEL J.GONZALEZ.
放射源保安 不断演变的新的国际尺度[J]
.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2001,43(4):39-48.
被引量:1
8
常冰.
美国核军工管理局回收了13个密封放射源[J]
.国外核新闻,2005(12):27-27.
9
伍浩松.
美国发布应对放射性恐怖袭击的联邦导则草案[J]
.国外核新闻,2006(4):8-9.
10
刘立业,曾志,李君利.
对“脏弹”恐怖袭击初始响应人员防护干预行动的一些讨论[J]
.辐射防护,2009,29(2):72-79.
被引量:5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