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癌变过程中端粒DNA长度和细胞DNA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碘化丙啶DNA荧光染色法定量检测100例食管上皮脱落细胞(其中食管上皮正常18例,轻度增生16例,重度增生35例,癌31例)中端粒DNA长度、细胞内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各组的端粒长度,Q-FISH值分别为正常组(50.83±8.86)、轻度增生(49.51±3.16)、重度增生(36.96±8.02)和癌组(27.81±6.59);癌组端粒长度明显短于重度增生组、轻度增生和正常组(P<0.01),同时重度增生组短于轻度增生组和正常组(P<0.01);端粒DNA长度Q-FISH值与细胞学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79,P<0.01)。正常组、轻度增生组、重度增生组和癌组细胞中DNA指数(DI)分别为(1.01±0.32)、(1.04±0.21)、(1.10±0.28)和(1.51±0.36),正常组、轻度增生组和重度增生组的DI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癌组的DI值明显高于其他三组;DI值与细胞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60,P<0.01)。端粒长度Q-FISH值与DI值呈显著负相关(r=-0.46,P<0.01)。结论端粒DNA长度缩短、细胞DNA含量升高可能参与了食管上皮的癌变过程。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93-1795,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3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