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的话语权争夺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衡派和新文化派是20世纪两个重要的思想文化流派,两派均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成长路线,但是对抗不断,这一对抗源于胡适和梅光迪在美国的思想争论,后扩展到中国学术界,新文化派占据了上风。两派的争论固然有着学术本体的辩论,更有着强烈的争夺学界和时代话语权的浓厚色彩。
作者
郭昭昭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理论界》
2011年第5期106-108,共3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话语权
学衡派
新文化派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
2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
3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
4
郭昭昭.
民国思想文化界的一道独特风景——《学衡》学术圈的聚合及其特征[J]
.学术界,2009(6):226-232.
被引量:2
5
胡先骑.论今日教育之危机.学衡,.
6
胡先辅.白壁德中西人文教育谈.学衡,.
7
柳诒微.中国乡治之尚德主义.学衡,.
8
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学衡,1923,(15).
9
胡先驌.评尝试集.学衡,:17-17.
10
邵祖平.论新旧道德与文艺[J].学衡,1922,(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汤一介.
汤用彤与胡适[J]
.中国哲学史,2002(4):95-105.
被引量:2
2
李德琬.
吴宓与李哲生[J]
.新文学史料,2002(2):106-115.
被引量:5
3
《浦江清先生传略》,浦江清.《无涯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56页.
4
王学庄,杨天石编著.《南社史长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25,455页.
5
胡先骕.《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J].学衡,.
6
《柳诒徵自传与回忆》,柳曾符,柳佳编.《劬堂学记》,上海书店,2002年,第9页.
7
梅光迪.《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J].学衡,(1922).
8
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150页.
共引文献
56
1
张卫波.
论五四时期东方文化派的文化调和思想——兼论东方文化派的孔子观[J]
.北方论丛,2004(4):94-97.
被引量:1
2
白春超.
论学衡派的文学观[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4):27-32.
被引量:1
3
林达.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建构——论吴宓对阿诺德诗歌的译介[J]
.安康师专学报,2006,18(2):49-53.
被引量:1
4
余新明.
论学衡派的历史错位——反现代性[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95-98.
5
陈爱中.
从诗意阐述到逻辑言说——试析现代白话的生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95-100.
被引量:2
6
方开瑞.
从吴宓的翻译活动看小说翻译中叙述文体的变化[J]
.中国翻译,2007,28(1):32-35.
被引量:1
7
秦弓.
五四时期反对派的挑战对于新文学的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13-20.
被引量:4
8
白春超.
学衡派对模仿说和道德论的重新打造[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2):161-179.
9
熊焰.
论现代文言文的生存机制[J]
.学术研究,2007(5):116-120.
被引量:4
10
郑大华.
论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学衡派”的影响[J]
.中国文化研究,2007(2):113-124.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2
1
蒋国保.
现代新儒家的理想、困境与迷失[J]
.江海学刊,2001(2):103-109.
被引量:6
2
旷新年.
学衡派与现代中国文化[J]
.中国文化研究,1994(4):62-67.
被引量:3
3
茅家琦.
梅光迪与《学衡》杂志[J]
.民国档案,1989(1):82-88.
被引量:2
4
朱寿桐.
中国新人文主义文人群体的确认[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81-86.
被引量:1
5
韩晗.
上清旧文学之弊,下开新儒家之源——关于《学衡》杂志的再思考与再认识[J]
.船山学刊,2006(2):202-205.
被引量:2
6
乐黛云.
梅光迪与学衡派[J]
.新文学史料,2007(1):32-34.
被引量:6
7
刘贵福.
梅光迪、胡适留美期间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以儒学、孔教和文学革命为中心[J]
.近代史研究,2011(1):60-73.
被引量:6
8
叶金辉.
梅光迪对胡适学术思想的影响[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31(5):72-77.
被引量:2
9
潘海军.
梅光迪“致友人书信”之古典诗学立场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3):108-110.
被引量:1
10
万馥蕾.
现代性视野下的学衡派理论探究[J]
.文教资料,2014(29):18-2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阎佳佳.
新人文主义儒学——学衡派主将梅光迪思想研究[J]
.当代儒学,2019,0(2):213-269.
1
郑大华.
重评“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J]
.贵阳文史,2004(2):62-62.
2
杨振华.
论新文化派“非孝”[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93-97.
3
郭昭昭.
民国思想文化界的一道独特风景——《学衡》学术圈的聚合及其特征[J]
.学术界,2009(6):226-232.
被引量:2
4
蒋书丽.
吴宓的道德观[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2):37-42.
5
古小玲.
“学衡派”的平反[J]
.卷宗,2014,4(8):395-395.
6
旷新年.
学衡派与现代中国文化[J]
.中国文化研究,1994(4):62-67.
被引量:3
7
王代莉.
五四时期新文化派与学衡派的文学论争[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2):58-61.
8
廖上飞.
文化代沟引致话语权争夺[J]
.东方艺术,2013(5):56-59.
9
杨振华.
谈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态度的变化[J]
.衡水师专学报,2001,3(4):36-39.
10
方旭红.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的伦理信仰之争[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3):66-72.
理论界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