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PCR检测HBV DNA与HBV不同血清标志物组合的关系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检测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血清HBV DNA是病毒复制的直接标志。酶免疫法9ELISA)检测的是血清病毒感染标志物。应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对460例患者进行检测,可发现多种血清学标志物(HBV-M)组合模式都有一定的HBV DNA检出率,说明以往仅用血清学标志物监测乙型肝炎感染具有一定局限性。PCR操作精细,费用较高,仅能同复制的病毒。
作者
武志凌
机构地区
深圳市南方医疗研究中心
出处
《深圳医学》
1999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
DNA
HBV-M
PCR
诊断
血清标志物
分类号
R512.620.4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骆抗先 张智 等.-[J].中华传染病学杂志,1994,12(4):189-189.
2
骆抗先,杨洁,张智,何海棠,梁炽森.
HBsAg阴性慢性HBV感染:S基因a表位未发现变异[J]
.肝脏病杂志,1994,2(3):144-146.
被引量:6
3
张瑞.-[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8,25(1):24-24.
共引文献
5
1
张振开,刘巍.
HBV变异与异常血清学标志物的关系[J]
.广西预防医学,1998,4(6):374-376.
2
向海平,郭雁宾,孟庆华,王健生,黄德庄,谢祖婉,林尊慧,靳海英,刘德恭.
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9,13(1):89-90.
被引量:22
3
陈皎英.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在母乳喂养中的意义[J]
.浙江预防医学,1999,11(S1):129-130.
4
陈路,区采莹,李冬娜.
海南省黎族中学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02,2(3):412-413.
5
吴尔翔,达筱之,张家祝.
HBsAg阴性人员乙型肝炎感染状况的检测[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7,20(3):153-154.
1
任培上,胡国龄,谭德明,张铮.
丁型肝炎感染标志物在189例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的检测和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1,7(3):129-131.
被引量:7
2
丁明权,张光曙,孙思才,于建国.
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出情况比较[J]
.人民军医,1996,39(11):44-45.
3
王华信,杨晶.
丁型肝炎感染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
.甘肃医药,1994,13(6):319-320.
4
田高君,郑志想.
288名健康人群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5):64-65.
5
唐振亚,喻植群,汪由坤,杨东亮,郝连杰.
肝病患者HCV感染的临床特点[J]
.临床内科杂志,1996,13(6):40-41.
6
熊登晃.
26785例工人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J]
.疾病控制杂志,2000,4(1):94-94.
被引量:1
7
彭小斌,张国安,施水兰,刘小朋.
福州地区海洛因依赖者艾滋病毒、肝炎病毒及梅毒感染调查[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6(6):39-39.
8
吴玮,徐庆海,管梅,李静,罗维礁.
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临床及血清病毒标志变化[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8,12(3):295-295.
9
王建国 ,王海枝 ,张彦宗 ,刘金城 ,凌惠珠 ,李乐天 ,谷晓枫 ,高玉 ,宋福林 ,杨继清 ,冯雅琳 ,白广清 .
胸部X线片特征性表现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J]
.河北医药,2004,26(9):724-725.
10
张新玉,窦晓光.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预测及影响因素[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8,35(4):255-258.
深圳医学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