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零感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氧疗是数十年来最常用,直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为解决氧气湿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湿化液污染及湿化产生噪声问题,2010年8月—11月我科应用零感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为患者进行吸氧,并与传统湿化方式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噪声产生、氧气湿度与患者反应的差异,湿源物质细菌培养情况。
作者
胡结养
机构地区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18期514-515,共2页
The Medical Forum
关键词
一次性吸氧管
临床应用
Ⅱ型
护理
氧气湿化
湿化液
低氧血症
新陈代谢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1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7
1
王斌全,赵晓云.
氧气治疗的发展史[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07,21(7):1879-1879.
被引量:6
2
蓝才燕,陈式一,李队开.
氧气瓶湿化液污染细菌的调查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11(5):586-586.
被引量:19
3
徐红云,韦丽华,刘春林.
氧气湿化瓶污染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907-907.
被引量:53
4
童建华.
氧气湿化液的细菌培养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41-741.
被引量:24
5
李湘云,李雅卿.
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的临床应用效果监测[J]
.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31-31.
被引量:15
6
顾其胜,朱彬.
海藻酸盐基生物医用材料[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6):5194-5198.
被引量:30
7
葛煦,樊世斌,徐德忠.
医保患者住院常见病的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0):938-940.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张凤琴.
164例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1):30-31.
被引量:22
2
俞怡晨,姚炎庆,张亚琼,陆轶业,郭圣荣,范华骅.
壳聚糖-海藻酸盐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BSA的载药与释放特性[J]
.功能高分子学报,2005,18(4):598-601.
被引量:14
3
宋金福,张桂花,白彩珍,刘娟,段洁.
用0.1%硫酸铜溶液作为氧气湿化液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1996,31(5):258-259.
被引量:25
4
侯天勇,许建中.
藻酸盐在构建组织工程骨应用研究中的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2):949-951.
被引量:6
5
王枢群 张邦燮.医院感染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5.33-37.
6
储振华,李国鸿.
国外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J]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7,14(2):53-62.
被引量:15
7
陈代杰,金飞燕.生物高分子(第5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81-210
8
陈代杰,罗敏玉.生物高分子(第6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94-217
9
PatelS.功能性藻类辅料.国际医药配料商情,2006,6(3):26-27.
10
ASTM F2064-00 Standard Guide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 Testing of Alginates as Starting Materials Intended for use in Biomedical and Tissue-Engineered Medical Products Appliction
共引文献
121
1
韦晚玉,冯梅.
阑尾炎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3):337-337.
2
温强.
综合性医院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住院检查费用的分析[J]
.新智慧,2017,0(33):86-86.
3
吴志敏,潘芳,周丰平.
一次使用湿化瓶的设计与实现[J]
.区域治理,2018,0(9):151-151.
4
高彤,李娜.
仿生学氧疗耗材临床特点及成本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3(5):86-89.
被引量:5
5
龚燕,孙新,王利.
新型氧气湿化装置的临床应用[J]
.安徽医学,2013,34(10):1555-1556.
被引量:1
6
赖福才,白英明,牟成惠,彭道波,赵晖.
某ICU病房内铜绿假单胞菌交叉感染调查分析[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11):1299-1300.
被引量:7
7
王佩红,王惠儿.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预防[J]
.护理与康复,2004,3(6):366-368.
被引量:4
8
周旭玲,周雪飞,宋秋香,吴燕红.
2种氧气湿化液带菌率的研究[J]
.护理与康复,2005,4(1):9-10.
被引量:23
9
石兰萍,田琳琳,杨冬艳,操静,袁劲松.
氧气湿化液的污染状况分析及对策[J]
.护理研究,2005,19(5):765-766.
被引量:35
10
陈新丽.
老年痴呆患者医院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05,17(5):28-28.
同被引文献
22
1
童建华.
氧气湿化液的细菌培养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41-741.
被引量:24
2
邹灯秀,李秀云,徐敏.
氧气湿化液污染与呼吸道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7,22(10):74-76.
被引量:28
3
于农,金欣,陈天宝,陈建魁,宋世平,尹秀云.
输氧湿化瓶微生物污染及污染途径调查[J]
.现代护理,2008,14(4):486-487.
被引量:7
4
郭立梅.
临床使用中氧气湿化液近4年细菌检测报告[J]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3):54-55.
被引量:2
5
王庆玲,王洪超.
新型氧气输送和加湿装置的临床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4):1382-1384.
被引量:5
6
李永红,张春仙.
新型加湿型吸氧管的临床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09,23(11):3075-3076.
被引量:1
7
陈森彬,曹阳,王子军,李小娟.
氧气湿化装置的设计改进及预防气溶胶传播的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26-29.
被引量:7
8
张凤莲.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长期氧疗现状调查[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0,17(2):75-76.
被引量:5
9
陈晓芳.
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应用临床吸氧患者舒适性的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
被引量:9
10
李爱,张美蓉.
新型氧气输送和传统氧气加湿装置临床应用的对比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106-10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区洁兰,吴瑞珍.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9):92-93.
被引量:2
2
王庆芳,韩婷,薛萍,杨玉梅,吐尔逊古丽.
新疆中低流量吸氧现状的调查分析[J]
.新疆中医药,2013,31(5).
3
邓柳芬,朱桂兰,黄丽芳,冼凤明,黎丽欢.
零感OT-MI型一次性吸氧管的使用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2):111-112.
被引量:2
4
陈兴连,谢春雷,李春霞.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99-10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陈兴连,谢春雷,李春霞.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99-100.
被引量:6
2
蒋丹.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50-250.
被引量:3
3
李敏,崔焱,孙新,戴俭慧.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未遂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9):98-99.
被引量:4
4
黄丽萍.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4):85-86.
被引量:1
5
黄春燕,张惠琴,黄燕娜.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4):113-114.
被引量:3
6
黄琨明,刘爱云,宁小玲,袁朝霞,陈丽芬.
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基层医院心内科应用的研究可行性报告[J]
.黑龙江医药,2016,29(4):797-799.
被引量:2
7
张肖红,刘晓辉,许亭亭,马露.
零感一次性吸氧装置的效果分析[J]
.全科护理,2018,16(24):2994-2995.
被引量:3
1
龚燕,孙新,王利.
新型氧气湿化装置的临床应用[J]
.安徽医学,2013,34(10):1555-1556.
被引量:1
2
王庆玲,王洪超.
新型氧气输送和加湿装置的临床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4):1382-1384.
被引量:5
3
王平,梁洪妮,尹娉.
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用于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早期肺部感染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10,16(10):42-43.
被引量:1
4
叶虹.
YYX型一次性吸氧管作为氧气湿化及吸氧的临床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2):2104-2104.
被引量:3
5
李爱,张美蓉.
新型氧气输送和传统氧气加湿装置临床应用的对比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106-107.
被引量:4
6
郑晓丽,侯明杰,戴文婷,栾志燕.
三种氧气湿化装置抗菌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中旬刊),2011,17(4):11-12.
被引量:2
7
王梅,张国莉,孔德娟,李秀丽.
新型氧气湿化输送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43(4):414-415.
被引量:1
8
谢新永,胡学芳,田碧文.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J]
.南方护理学报,2000,7(3):29-30.
被引量:10
9
王梅,李秀丽,孔德娟.
新型氧气湿化输送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5):93-94.
被引量:8
10
汪金亮,周海霞,马晓丽.
OT—MⅡ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646-648.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