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诗学批评中的“直致”论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直致作为诗学术语,自其开始出现始,就存在一些歧义。后世在运用它进行诗学批评时,往往自其对立面进行言说,多使用"无"、"不"、"少"之类否定式句式,以之为直接、直露的表达方式、陈情方式、描写方式、叙事方式;认为它缺少委婉优柔之致,少味乏韵;不润色铺叙,不重文采;并最终在批评中脱略具体诗作,而提升为一种独特的诗歌风格、体式、类型。直致成为诗学重要范畴以后,一些批评家在运用它梳理诗史线索时,进行当代诗学批评时,往往将它与某一时代、流派的整体风格相联系,作为时代诗歌风尚的标志,且呈现出复古的诗学倾向。直致是中国古代诗学批评中的客观存在,它与含蓄有对立的一面,但同时具有互补性。
作者 彭国忠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21,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J-10-0354)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B404)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6

  • 1杨万里著,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41页.
  • 2严可均辑.《全晋文》,何宛屏等审订,商务印书馆,1999年,211.212.217.224.242.248页.
  • 3金安辉.钟嵘《诗品》陆士衡条疏证[J].许昌学院学报,2005,24(4):23-27. 被引量:2
  • 4杨明:《文赋诗品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 5曹旭.《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 6蔡锦芳.钟嵘《诗品》评陆机“不贵绮错”文献考辨[J].文献,2008(2):110-113. 被引量:5
  • 7王夫之.《相宗络索》,《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13册,第536页.
  • 8陈延杰.《诗品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3页.
  • 9罗立乾.《钟嵘诗歌美学》.
  • 10《文心雕龙注释》.刘勰著,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411页.

二级参考文献29

  • 1.《说文》[M].,..
  • 2.《韩非子·五蠹》[M].,..
  • 3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M].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8页.
  • 4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页.
  • 5徐复观.中国文学论集[M].台北:学生书局,1985..
  • 6.余嘉锡文史论著[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7..
  • 7程千帆.文论十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 8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
  • 9杨湜.《古今词话》,《词话丛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11月版,第26页、第36页.
  • 10刘勰.《文心雕龙·乐府》

共引文献86

同被引文献17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