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楼梦》中“但凡是”“但凡”“凡是”的语法意义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红楼梦》中的"但凡是"、"但凡"、"凡是"为研究对象,分别就其运用情况、词性、意义、用法以及语体色彩等方面与现代汉语中的"但凡是"、"但凡"、"凡是"相比较,意在探讨此三词从古至今的语法演变情况。
作者
李雪松
机构地区
渤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6-59,共4页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但凡是
但凡
凡是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 1957级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共引文献
21
1
刘永生.
从句子层面看领属性“N_1/P+的+N_2”结构中“的”字的隐现[J]
.修辞学习,2004(6):51-52.
被引量:10
2
张雪平.
“可”的程度意义及其来源和演变[J]
.天中学刊,2005,20(6):67-71.
被引量:14
3
李晓琪,章欣.
“据……看/说”及其相关格式[J]
.语言文字应用,2006(1):79-86.
被引量:7
4
阮畅,杜建鑫.
系词的词类性质[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3):40-42.
5
李杰.
汉语状位预设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68-73.
被引量:1
6
邵敬敏,袁志刚.
“没A没B”框式结构的语义增值及贬义倾向[J]
.语文研究,2010(3):7-10.
被引量:16
7
单威.
特指问表否定用法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5):63-65.
被引量:1
8
高霞,曹晓宏.
现代汉语“了”、“着”、“过”的相关研究综述[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22-29.
被引量:5
9
王素改.
说程度副词“可”[J]
.兰州学刊,2011(8):125-129.
被引量:9
10
姚云.
中牟话的程度因子“可”[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3):192-193.
同被引文献
7
1
石毓智.
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趋势和动补结构的诞生──语音变化对语法发展的影响[J]
.语言研究,2002(1):1-14.
被引量:91
2
刘丹青.
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
.语言研究,2001,21(2):71-81.
被引量:237
3
江蓝生.
语词探源的路径--以“埋单”为例[J]
.中国语文,2010(4):291-298.
被引量:18
4
李毅.
《红楼梦》中“但、但凡、凡是、但凡是”考察[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8):25-26.
被引量:2
5
朱怀.
“但”的语法功能演变及产生机制[J]
.中国语文,2015(2):141-149.
被引量:10
6
吴福祥.
语义演变与词汇演变[J]
.古汉语研究,2019,0(4):2-10.
被引量:24
7
沈家煊.
复句三域“行、知、言”[J]
.中国语文,2003(3):195-204.
被引量:453
引证文献
1
1
周敏,骆小所.
“但凡”的词汇化及其语义演变[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4):142-149.
1
徐营.
浅谈《红楼梦》中“凡是”的语法化[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12):32-33.
被引量:2
2
金熙.
叶子虫[J]
.环球人文地理,2013(3):118-118.
3
谭珊梅.
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J]
.成功,2009(7):196-196.
4
甘中利.
阅读的姿势[J]
.社区,2009(17):18-18.
5
孙立铭.
英语原版片在大学听说教学中的运用[J]
.大家,2011(14):144-145.
6
“朕”也曾是老百姓[J]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2010(9):21-21.
7
Al Murray.
我们英国最“拽”的8个理由[J]
.英语广场,2009(10):40-44.
8
吴永亮.
部首与偏旁[J]
.青年记者,2012(2):62-63.
9
林然.
当我们谈论历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J]
.上海支部生活,2011(7):64-64.
10
刘秀华.
从俗语看中国人“爱面子”的国民性[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5):15-16.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