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事法治:精妙与局限之间如何坚守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刑事司法的使命,一个是惩罚犯罪,一个是保障人权。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这两项使命都能得到不折不扣的完成,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从学理上讲,优先考虑惩罚犯罪可以称为犯罪控制模式,优先考虑保障人权可以称为刑事法治模式。因此,如果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理解成“两者都很重要,都要重视”是可以的、也是正确的,
作者
王平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8-40,共3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刑事法治
惩罚犯罪
保障人权
刑事司法
犯罪控制
法治模式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
1
孙谦.检察:理念、制度与改革.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
江伟,刘家辉译.美国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引证文献
1
1
谢仁章.
浅析理性回应刑事司法过程中的民意——以“醉驾”行为的法律适用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9):75-75.
1
刘毅.
浅议帕克“犯罪控制模式”对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启示——刑事被害人权益之保护[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10):49-50.
2
刘强.
美国社区矫正与犯罪控制的历史演变[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8(2):66-75.
3
潘颖.
对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思与辩——以犯罪控制模式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0):48-50.
被引量:1
4
冯卫国.
转型期中国基层社会的犯罪治理——以“枫桥经验”为视角[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23(4):90-98.
被引量:13
5
牛楠.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浅论[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6Z):115-115.
6
仝其宪.
论犯罪控制模式[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9):5-9.
被引量:2
7
台运启.
“两岸四地”跨文化社会犯罪控制模式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66-74.
被引量:1
8
曾德军,杨威.
论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择取方向——评“全面当事人主义化”之偏误[J]
.法制与社会,2007(12):106-107.
被引量:2
9
白雁.
完善我国家庭暴力犯罪控制模式的构想[J]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2):98-100.
被引量:1
10
张鸿巍.
英国少年司法政策变化之研究[J]
.河北法学,2005,23(2):2-7.
被引量:9
人民检察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