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自交系种质类群的简便评价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多系测交法,以9801、郑22、郑58、Mo17、自330、齐319为测验种,14个自育自交系为被测系,通过两年的试验及评价,结果表明,依据简便评价方法可以较为便捷地评价被测系的所属类群和配合力的效应关系,同时选出适于生产利用的强优杂交模式。
作者
王飞雪
刘焱
张文菁
机构地区
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6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多系测交
种质类群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明顺,张世煌,李新海,潘光堂,白丽,彭泽斌.
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分析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6):600-605.
被引量:82
2
曹靖生,史桂荣,孙玉林.
利用总配合力效应值确定玉米种质优势类群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0,16(2):1-4.
被引量:17
3
张新,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
常用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划分及种质创新[J]
.中国农学通报,2000,16(3):20-22.
被引量:13
4
洪德峰,袁延东,马毅.
我国玉米种质创新及杂优模式的浅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08(7):7-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兰发盛,滕耀聪,李德宾,张彪,田守均,卢乔云.
玉米自交系优势群划分及其利用的初步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1):64-69.
被引量:12
2
刘新芝,彭泽斌,思扬,张洪哲.
50个常用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聚类分析[J]
.玉米科学,1994,2(1):1-5.
被引量:26
3
陈彦惠,刘新芝,彭泽斌,张传贞,高素玲,陈秋元.
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和模式的研究Ⅱ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的划分和优势模式初探[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29(4):341-347.
被引量:51
4
宋锡章,苏俊,钟占贵,李春霞,张瑞英,龚世琛,张坪.
几个常用玉米自交系优势群划分的初步研究[J]
.玉米科学,1996,4(2):11-14.
被引量:6
5
石雷.
引入美国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7,15(2):1-4.
被引量:54
6
宋锡章,张宝石.
美国玉米种质的利用与改良[J]
.玉米科学,2007,15(2):44-48.
被引量:18
7
吴景锋.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J].中国农业科学,1983,16(2):1-8.
8
曾三省.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J].玉米育种研究进展,1992,:62-71.
9
刘新芝,彭泽斌,傅骏骅,李连城,黄长玲.
RAPD在玉米类群划分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3):44-51.
被引量:166
10
李继竹,王远路,杨大燕,王梅英,杨伟光.
玉米亚热带改良系杂种优势表现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5):41-4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09
1
胡柯,秦涛.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2007(18):20-21.
被引量:5
2
金益,董玲,李严,郭然,于天江.
高纬度地区两个玉米半外来群体的改良和利用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1):53-56.
被引量:1
3
肖木辑,李明顺,李新海,Maria Luz GEORGE,张世煌.
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种质利用模式的比较[J]
.玉米科学,2010,18(5):23-28.
被引量:11
4
张磊,王玺,吕香玲,王昌涛,李春红,张宝石.
通过改良种质提高我国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水平[J]
.玉米科学,2004,12(4):41-44.
被引量:2
5
姜海鹰,陈绍江,高兰锋,邢吉敏,宋同明,戴景瑞.
高油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划分和优势模式分析[J]
.作物学报,2005,31(3):361-367.
被引量:14
6
李明顺,张世煌,潘光堂,李新海,夏先春,田清震,白丽.
CIMMYT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4):671-677.
被引量:13
7
曾桂萍,张文龙,王爱琴,黄世全,宇文强,戴保威.
15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1):5-11.
被引量:9
8
黄青,高明刚,杨克诚,张怀渝.
四川部分玉米骨干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1):19-24.
被引量:11
9
杨爱国,张世煌,李明顺,荣廷昭,潘光堂.
CIMMYT和我国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
.作物学报,2006,32(9):1329-1337.
被引量:77
10
戚廷香,梁文科,张文生.
几个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5):4-8.
被引量:8
1
张朝显.
播期,密度,施肥量等栽培因素对采种甜菜生产力的效应[J]
.甜菜糖业通报,1992(2):21-25.
2
盛良学,黄道友,汪立刚,贺喜全,夏海鳌.
稻草异茬还田配施化肥对春玉米生产力的效应[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3):59-62.
被引量:1
3
刘明久,卫秀英,许桂芳.
钙对小麦种子活力的效应及影响机理的研究[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26(2):14-16.
被引量:4
4
陆虎华,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黄小兰.
热带种质“320”的导入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4):294-296.
被引量:3
5
潘建菁,谢昌发,刘冬霞,王雪仁,徐任陶.
三种药剂浸种对提高烟草种子活力的效应[J]
.种子科技,2004,22(3):158-159.
被引量:12
6
陈培元,李英.
限量灌溉对塬地小麦水分利用和生产力的效应[J]
.华北农学报,1990,5(A12):13-18.
7
廖伯寿,王玉莹,李栋,唐桂英,夏杏明.
花生叶形的遗传属性和配合力分析[J]
.中国油料,1993,15(3):18-20.
被引量:1
8
魏金声.
合力的效应——钟祥县农科教结合培养农村科技人才的作法[J]
.教育与职业,1992(6):16-17.
9
杨健.
麦豆间作对低投入制下氮利用效率与生产力的效应[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3):23-25.
10
陈顺辉,卢浩然,杨聚宝.
水稻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细胞质效应分析[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5,24(2):133-137.
被引量:6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